Q-LAB專輯Vol.336


ta台灣建築雜誌 2023年9月 Vol.336
2702 2023-08-31
關鍵字 :  Q-LAB

 

封面╱竹東仁愛立體停車場 © Q-LAB 建築師事務所


編輯室手記

新聞

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traa評審訪談:江文淵、陳宇進、何黛雯

第三屆traa學生論文獎」台灣住宅建築研究成果應用之課題

                                       黃世孟╱台灣衛浴文化協會理事長

第三屆traa學生論文獎」住宅建築學生研究論文獎之期許

                                       鄭政利╱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特聘教授

第三屆traa學生論文獎」住宅研究是城市進步的出口

                                       鄭晃二╱淡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Q-LAB專輯

論述」Q-LAB十五週年論壇演講

           演講人:龔書章╱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學者觀點」Q-LAB與台灣的幸運

                  詹偉雄╱文化評論者

作品檔案2242」台南一中綜合體育館

作品檔案2243」中和國民運動中心

作品檔案2244」土城國民運動中心

作品檔案2245」烏來立體停車場

作品檔案2246」竹東仁愛立體停車場

作品檔案2247」基隆國光客運轉運站

作品檔案2248」清心福全總部大樓

作品檔案2249」長虹虹創辦公大樓

作品檔案2250」富邦之丘辦公大樓

(該案提出內容係Q-LAB所提案競圖的成果,非實際評選之最終方案)

作品檔案2251」宏泰機構辦公大樓

作品檔案2252」培英公共住宅

作品檔案2253」僑昱Green Life

作品檔案2254」連雲玥恆集合住宅

 

 

ta好作品徵集

作品檔案2255」新竹文化局圖書館動物園分館

                          兆民建築設計研究室+一艸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2256」共築幸福家園/宜蘭華德福(人智學)實驗社區

                          陳尚鋒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2257」層屋

                          原典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2258」Q.40

                          林耕州室內設計有限公司

 

 

建築師創作的力量
 

  近來有許多建築展和建築師的回顧展,我們可以從中一窺建築師的創作理念和軌跡;ta一直以來也常邀請建築師在一段期間內做一個小的專輯回顧,目的也是希望大家藉以看到建築師創作的緣由和思考邏輯,或許也可以讓建築師思考他們階段性的創作歷程。在此,我們不妨來檢視建築師創作的力量究竟在哪裡?

  建築師創作的力量是多面向交織而成的,它不僅體現在建築的形態和結構上,也體現在對空間、功能、美學、文化、環境和社會等多個層面的深刻思考與照顧。在學校時,老師教我們建築創作要從基地出發,考慮使用者的需求與空間功能,加上個人的創意與想像力,運用色彩、材料、比例、形式等設計元素集結而成;多年後才發現,建築不僅在形式和功能之間要找到平衡,更重要的是讓形式本身成為一種表達方式,通過美學表現來傳遞特定的信息或情感。

  建築師設計以人為中心,關注建築對人的影響和反饋,思考如何創造能夠滿足人們身體、行為、情感的空間是基本要求;在舒適性、功能性之外,能夠滿足精神和社會需求,以尊重和延續當地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等方式,通過建築形式、材料、工法,鏈結到作品的呈現,才能以更深層的情感寄託打動人心。

  建築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建築師思考將建築視為一種能夠激發情感和啟發思考的藝術品,透過獨特創新的形式、材料和技術來實現藝術性表達,甚至如何在建築中融入故事、符號、象徵和隱喻,以表達深層的思想、信念、意義、價值觀或文化特徵,是提升建築歷史地位的重要因素。

  空間的本質和意義其實會影響人的情感、思想和行為。建築師的空間哲學就是與使用者之間建立起有意義的對話,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建築形式。建築在不同時期下需求會改變,時間變遷中建築的角色和恆久性,是造就建築能否朝偉大之路邁進的重要因素。

  建築師應該會思考建築對社會和社區的影響,包括如何創造具有社交價值的公共空間,促進社區互動,並改善社區的品質和凝聚力。建築師也可能注重整體設計和細節之間的平衡關係,如何通過細節的精雕細琢來強化整體的設計意圖,以實現對建築品質的追求。

  面對現今的地球環境,如何作可持續性的建築設計,考慮自然資源的使用、能源效率和生態平衡,減少能耗、碳排和對環境的不良影響,已是大家的共識;不是口號或是表面計算的數字,真正通過綠色基因:建材、技術或是進一步的循環經濟等,來實現對環境的關懷,並且持續在前面創新領導也是值得讚賞的。

  最近看到很多所謂的國外大師的新作要不在揮灑創意之餘,過分張狂不羈,反而對環境和社會造成威脅,或是掉入數位創作的陷阱及自我形象的標籤,令人失望,反觀國內許多建築師卻是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往前走,令人期待與尊敬。建築師的創作目標不論是一開始就立定的志向,還是慢慢收攏其中心思想,或是重新演繹作品的軌跡邏輯,都是可以前行的作法,可惜的是我們常常只顧著做設計而缺乏思考和整合的論述,即便有對各自作品的想法,也因為焦點分散,無法彙聚成鮮明的力量;希望建築師在為生活奮鬥接案的同時,也能夠展開心胸,靜下來思考,設定目標,定義自己的價值,這也是ta製作建築師專輯的目標之一。

                                                                                                                               

總監 黃長美

                                                                                                                                                                                                                                                                                                                                                                                                                                

 

2702 2023-08-31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慈林新館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7月
Vol.238
20976 2015-07-06
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44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6年1月
Vol.244
12346 2016-01-04
Four Seasons.台大
英屬維京群島商唐宋國際建設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胡永復建築師事務所、協定設計
15795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