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el Bauhofstrasse


Green Building 綠建築電子刊 2022 MAY-JUL VOL.072
1749 2022-06-27

縫合市街的純白零碳
路德維希堡第一棟碳中和建築

資料來源:VON M
文字整理:棲位工作室_呂慧穎


 


Hotel Bauhofstrasse】基本資料:
位置|德國‧路德維希堡(Ludwigsburg, Germany)
設計|
VON M
業主|Fedor Schoen GmbH & Co KG
類型|旅館
使用者|Hotel Bergamo Gastservice & Hotelbetriebe Ludwigsburg GmbH
基地管理|Jo Carle Architekten PartGmbB
結構工程|merz kley partner
建築物理|Kurz + Fischer GmbH
建築技術|Ingenieurbüro Staudacher GmbH & Co. KG
防火設計|Halfkann + Kirchner PartGmbB
樓地板面積|總樓面面積(GFA):2,058m2、淨內部面積(NIA):1,545 m2
建造成本|670萬歐元
設計及建造期間|2016~2020年

 


 

 

歷史城區的振興

 

路德維希堡施瓦本城(Swabian City, Ludwigsburg),總人口約有90,000人,是發跡相當早的典型王族城市。過去從南方來的人們可以選擇經由石板官道從符騰堡州(Württemberg)前往Eberhard Ludwig公爵城堡,或是取道西側穿越聚落區的市民道路。如今這兩條道路在外觀上已無區別,卻能見證Hotel Bauhofstrasse基地座落的城區在過去也曾是交通要道節點的事實。

此處建築物基本上以巴洛克式最具代表性;而馬斯塔爾中心(Marstall Centre)的塔樓則是1970 年代具規模量體的代表建築,但它與當時其他類似建築的命運卻大相逕庭,一樓以購物中心和其他零售貿易為主的商場模式,在 2010 年代卻面臨廢棄的危機。所幸找到了新的投資者,進行了立面和低樓層空間的改造。但這樣點狀的改變卻很難重振舊城區,因此市政府將馬斯塔爾中心以北規劃成為再開發區域,除了加入城市廣場外,更希望藉由新酒店旅館的加入,活絡該城區的經濟活動。

▲Hotel Bauhofstrasse基地座落的城區過去曾是交通要道節點

 

以抽象涵構反映城區特色的建築

 

Hotel Bauhofstrasse規劃設計,共有6家建築師事務所參與競圖,最終由VON M Stuttgart office的設計拔得頭籌。路德維希堡政府認為新酒店大樓的建築設計「應該要有助於所在城區的復甦」,並進一步成為「北城區自明性的重要代表,也是路德維希堡第一棟碳中和建築」。

當投資者和資金到位後,如何走好城區振興的第一步,必須細緻思考建築本身對於城市空間紋理的梳理和回應。基地一側與教堂和城堡建築相對;但另一側則是鄰接市中心的邊緣,以及馬斯塔爾中心立面和立體停車場前的服務與訪客交通動線。由建築師丹尼斯‧穆勒 (Dennis Mueller)、馬蒂亞斯‧西格特 (Matthias Siegert) 所領導的VON M團隊,決定採用一種強大的意象涵構,在抽象中清楚地對比現有環境的複雜度,但同時又具有服務當地城區之實質機能的建築。

這棟正立面為4層樓高的建築,擁有四斜式的屋頂。南面和東面的建築高度,直接採用了與相鄰建築相同的高度。因為基地位於坡地上,因此北立面為5層樓。初見這棟建築可以用純白、明亮來形容,內嵌式的酒店入口設計,在白色的主調中,形成謙卑與低調。整齊的開窗位置是來自於模組化工法的結果;而白色纖維水泥板外牆,絲毫沒看不出這是一棟木製建築。

最高一層樓為閣樓式設計,側面開窗突出於屋簷之上,與屋頂的天窗形成更好的光照環境。這種嵌入式立面窗戶以及天窗的形式,可說是巧妙地將當地的巴洛克式傳統建築語彙轉移到最新的建築當中。這個城區中現存建築的多樣性很高,18世紀以來城市發展各個階段的建築,幾乎都能在這裡尋到蛛絲馬跡。這也為未來城區振興提供了一個有趣的空間基底。

▲東側面臨城市廣場,酒店室內空間配置公共性較高的空間與之產生互動

▲立面開窗及天窗的設計,轉換自當地巴洛克式傳統建築的語彙,立面外牆為纖維水泥板,屋頂為鍍鋅鋁板材質

▲東西向剖面圖

▲南北向剖面圖


建築選材不僅營造氛圍更響應環境意識

 

酒店東面及北面的空間分布著巴洛克式、德皇威廉二世時期、1970年代等,不同時代的建築痕跡,可以說是城市廣場最佳選址。但如何才能讓這個空間發揮它人潮集散、帶動城區生命力的功能?僅藉由調整公共交通動線和運輸量能是不夠的,還需要周邊建築逐步進行空間整合,共同形塑城市空間的氛圍與機能。因此,建築師將Hotel Bauhofstrasse建築中公共性最強的空間都安排在東側,希望激發公眾在空間經歷上的趣味性,並藉由建築內外的互動,為這個地區帶入更多社交的可能性。再將小酒吧等安置在北側,發揮建築轉角最佳的視野優勢,其次則為接待處、行李寄存處及辦公室。建築師設計客製化的吧檯,連同桌椅及實木地板等,皆為當地產的實心白蠟木材質。手作木料的質感直接提升空間的氛圍,也形成有別於其他酒店的獨特風格。這種由材料產生的空間質感自然也延伸到其他樓層。


▲室內空間內裝採用當地生產的白蠟木,形成獨特的自我風格

 

模組化木構造提供碳中和的利基

 

設備及服務機能空間主要位於地下室,包括垃圾處理、洗衣服務、自行車出租、員工出入口及進出貨動線。地下室空間、中央電梯及逃生梯空間為鋼筋混凝土材質,成為整棟建築物堅固的主心骨。其他的樓層以此為支撐,運用模組化木構造的工法,層層組構起整棟建築。木構模組是由當地木材製成,在奧地利Vorarlberg製造,模組單元包括房間的牆壁、天花板、地板等,呈現完整的容器狀單元。在路德維希堡進行組裝工程,僅耗時約5個工作日。

全棟建築共使用了440m3木材,相當於880頓碳匯,運用木材碳匯可補償鋼筋混凝土及其他材料的碳排放量,達成碳中和的目標。Hotel Bauhofstrasse共55間客房,木料材質主導視覺基調,一進房間所見為突出的衛浴空間,形成一個緊縮的入口走道,而後進入主要的休憩空間,可以製造空間感受上的反差,讓房間顯得更為開闊。此外所有窗台都降低到座位高度,讓透過窗戶的視角更開闊。

Hotel Bauhofstrasse作為酒店旅館建築,在外型及室內空間的設計上,都不求的高調外顯或特立獨行。而是以低調但不失自我特色的方式,回應路德維希堡政府對於開發案的期待。在滿足旅館居住空間需求的同時,散發溫暖的氣氛,調動街區的社交互動。而模組化的木構造並非追求技術上的噱頭,而是一種與建築型態融合、反應周圍環境、運用在地材料、追求碳中和環境價值的展現。


▲模組化的木構造為本建築的基本單元,形成簡潔俐落的空間感,內裝沿用當地生產的白蠟木


▲房內的窗台高度設置在座位的高度,讓透過窗戶的視野更加開闊

 

【延伸閱讀】Hotel Bauhofstrasse建造過程:
https://vimeo.com/402521577

 

 

 

1749 2022-06-27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貢寮守護的先行者 漫漫反核路‧吳文通
貢寮的生活革命
GREEN綠雜誌2013年8月
Vol.24
5449 2015-08-28
從一間屋開始反核
從「了解環境,善用資源」開始
GREEN綠雜誌2013年8月
Vol.24
4752 2015-08-28
在時代理解的距離下善待彼此
緬甸曼德勒動物園與仰光動物園的遊歷省思
GREEN綠雜誌2014年12月
Vol.32
3725 201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