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台灣建築雜誌 Vol.184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1年1月 Vol.184
3535 2015-05-15
關鍵字 : 

封面繪圖:莊學能(籽(種子)公園二期計畫─活力館)



編輯室手記


新聞


作品檔案870」日常─劇場/建築繁殖場+淡江大學建築系


作品檔案871」基隆海洋廣場新建工程(一期)/WHY ART PROJECTS, SL+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仲觀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作品檔案872」日月潭向山行政中心/團紀彥建築設計事務所+蘇懋彬建築師事務所 

評論」兩個地貌改造運動示範案落成的反思─台灣公共工程制度大修刻不容緩/林盛豐

評論」團紀彥人文養成的啟示/徐明松


作品檔案873」TADA CENTER全區基礎設施及景觀工程/大涵學乙設計 邱文傑+莊學能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874」籽(種子)公園二期計畫─活力館/大涵學乙設計 邱文傑+莊學能建築師事務所

評論」空間治理+社區參與+設計─對斗六籽公園設計的幾點觀察/蘇明修

 

作品檔案875」四季天韻/郭旭原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876」文山杜拜/蕭力仁建築師事務所

 

專輯」2010年全坤建設文教基金會學生競圖

2010年全坤文教基金會學生競圖感言/張樞

[得獎作品]
讓孩子不再孤單-單親家庭混合住宅/張華珊
ARCADE-RESIDENTIAL COLLECTION/王維綸
家流 LOGISTICS HOME-STATIO/游承翰
簇群城市─垂直化的鄰里生活 Cluster Urbanism - vertical neighborhood/盛恩正
THE VERTICAL VILLAGE - AN EMERGENT SPACE FOR SOCIAL FLUCTUATION/陳揚升

[評審感言] 邱浩修、張基義、賴怡成


專輯」2010都市彩妝│妝點‧臺北一路花

[得獎作品]
UrbanCore城中藝術街區二條通之綠島小夜曲迪化街一段127號店屋都市藝術方塊復興高中「小南門復興計畫」溫馨吉慶花園社區興隆市場水源之心-水源市場外牆公共藝術臺北市松山區民生國民中學溫羅汀閱讀藥草花園滾動的綠•開心農園Miracle ¡Ñ Art space臺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社區綠化

[評審感言] 林崇傑、張基義、張德溫、郭瓊瑩、曾光宗、賀士麃、蘇瑛敏


評論」論述先於批評/羅時瑋


論述」何謂20世紀建築?/藤森照信


給未來的建築師」給未來建築師的一封信/漢寶德

弱空間─從道德經看台灣新生代建築」無建築/阮慶岳

專欄」先知約拿的鯨魚建築/李清志

專欄」文化資產如何活起來?體驗旅遊經濟學之活化/郭瓊瑩

台灣的地方」台灣傳統聚落建築的神聖空間陳其澎

 


編輯室手記


2011年來了!在這新舊交接的時刻裡,全世界的專家學者不免又提出「人類的未來在哪裡」這般看似刻不容緩卻又虛幻的大哉問;為了因應問題,最具創意想法的各界設計師們也積極地提供新穎設計以啟發我們對未來生活有多樣的想像。所以不難發現全球建築設計競圖皆直指一個目標,那就是未來的建築會是什麼模樣?或許因為一直有個看不見的未來,所以人們才努力追尋遠方的亮點,期望能走出黑暗漫長的洞穴。但是,真的有未來嗎?

在新的年度裡,我們開闢了「給未來的建築師」之帶狀專欄,希望能促發更多的想像與討論。首篇即邀請漢寶德先生執筆。關於未來,漢先生不偏倚地給了我們現實的提醒,我們終究不是神,未來一詞不是未來式,而是存於現在,漢先生以其歲月積累的建築經驗與寶貴智識,告訴年輕一輩的建築人,莫忘了建造建築的初衷。建築是於不斷地經驗傳承與文化積累下的智慧產物,藤森照信在此期「何為20世紀建築?」中,同樣也將他豐富的建築考古研究帶到各位的眼前,漢先生與藤森照信兩文相互參照,在今日缺乏以文化厚度為根基的建築設計環境背景下,似乎別有意涵。

作品部分,本期刊出日月潭向山行政中心與基隆海洋廣場,並藉由當年大力推動台灣地貌改造運動的林盛豐,於「兩個地貌改造運動示範案落成的反思」一文中所提,兩作品從競圖到設計施工完成,歷經七年之久,整個建築業界之窒礙,其箇中的變與不變實值得建築界的省思與重視。此外,徐明松更要以向山行政中心一案的落成,說明建築師的人文養成之重要性;同時他也藉由本文重述台灣建築界應更有接納不同評論看法的廣度與深度。對照羅時瑋所帶來的「論述先於批評」一文,恰為兩相互對話,台灣建築評論可說已經久無這樣精彩的對話,我們期待迸出更多火花,因為它將產生更多的向前動力。

而邱文傑與莊學能所帶來的「TADA CENTER全區基礎設施與景觀工程」中,可見其二位在保留基地歷史紋理與文化脈絡之下,使用簡潔俐落的設計手法將舊廠房園區重新給予新樣貌。另一作品「籽公園」同樣在努力維持既有人文歷史軌跡之下,創造一個親民的活動休憩場所。而蘇明修則以更多向度來探討籽公園,為我們帶來更加深入的評論以供思索。住宅作品則為位於台中的「四季天韻」與在台北的「文山杜拜」,兩案同處於人口密集的都會區,同為高層集合式住宅,有相似的環境與法規之限制,但建築師將現有囿限,轉化並融入於設計之中,為僵化的住宅式樣提供了不同的解答給我們參考。

本期專輯則為「2010年全坤建設文教基金會學生競圖」與「2010台北市都市彩妝」,也在未來、現在與過去做了有趣的對話。由學生針對現實住居與社會狀態問題的探討,提出具有創意的住宅設計,這個目前不易被台灣建築教育重視的設計議題,期望藉由競圖活動,提醒青年學子們自身不該忽視最常被人們所使用的空間—住宅建築的重要性。台北市都市彩妝之得獎作品更讓我們看到老舊建物不是只有落得拆除一途,經由整建與維護,更能賦予其新的風貌與生命,同時還保有時間與人所堆疊起的歷史厚度,這才是極其可貴之處。

阮慶岳於本年度開闢一帶狀專欄—「弱建築—從道德經看台灣新生代建築」。在我們亟欲建立屬於台灣的建築發展脈絡中,對於新一代建築師人選,總是處於帶著隱憂並不甚樂觀地尋覓不著接棒者在何處的困境之下,或許透過阮慶岳的挖掘介紹,我們能稍放下擔憂。首篇即精彩的以道德經來介紹林友寒與其設計作品。而台灣的地方,這次陳其澎以他擅於說故事的筆觸,帶我們到金門瓊林村,在那兒有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留存至今,原來我們的生活點滴都在創造歷史,而正是歷史給了現在發展的養分。

最後,《台灣建築》在改版後,對於過去一年的努力,不論是學界或業界都給予了相當的肯定,讀者的閱讀回響才是每期編輯雜誌的最大成就。回顧去年十二期,我們逐步調整步伐,我們以替建築界建立起一個開闊的平台,容納更多元的聲音,同時為當下的台灣建築做詳實的紀錄為目標。並感謝曾經協助刊登的事務所們,與忍受編輯時時刻刻催稿的作者們,也請各位讀者不吝批評指教,因為這是《台灣建築》進步成長的最大動力。

 

3535 2015-05-15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慈林新館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7月
Vol.238
20152 2015-07-06
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44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6年1月
Vol.244
11875 2016-01-04
Four Seasons.台大
英屬維京群島商唐宋國際建設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胡永復建築師事務所、協定設計
15190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