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溫泉山水廊道


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台灣建築雜誌2020年5月 Vol.296
2843 2020-04-29
關鍵字 :  景觀 北投 公園

©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作品檔案1879

北投溫泉山水廊道

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北投,溫泉的故鄉。漫步,最能體驗在地百年的溫泉文化與發展歷史;設計內容有如引領民眾「走入北投」的起手式,透過設計語彙的轉化,體驗與感受北投在地文化與濃濃的溫泉味。

 

視覺與空間的引導(捷運新北投站前廣場)

山不轉,路轉

捷運新北投站前廣場在更新前,映入眼簾的是舖面飾帶線條延伸至大樓雜亂的立面,以及緊鄰階梯閒置的水池;在設計的考量上,除弱化視覺的引導性之外,並於各路口及端點栽植喬木、設置景石結合水霧,作為廣場的視覺端景,並呼應北投自然地景與山水雲霧的四季變化。

 

空間視野的擴大:看見北投公園、新北投車站,體驗青磺溫泉的溫度

更新前,階梯及廣場路口空間侷促,對於旅客在方向上的辨識非常不利。設計上,重新整理等高線,留出舒適的停等及無障礙坡道空間,提供緩步佇足觀察四周環境的場域。階梯角度的延展,可以延伸至七星公園體驗青磺溫泉手湯,以及新北投車站與月台。

 

熟悉與陌生(北投公園入口廣場)

歷史空間的疊合

北投公園街道/廣場的氣氛/氣質,是「自然」很茂盛,質紋很豐富;能夠感受到自然渾沌的滲透和時間留下的痕跡。一致(得自於共通特徵)與變化(得自於差異)是設計的基礎,透過歷史地圖、現況測量圖及設計圖疊合的過程,閱讀基地歷史層面的累積、地景紋理涵構的延續性,重新詮釋歷史空間及空間紋理。

 

空間、光影、虛實

大樹、入口的水池,從日治時期以來經過幾次更新,其位置、大小都沒改變,它一直都是林間空地(Glade)中的光。這次的更新,用深色的水體和瀰漫的湯煙強調光的角色;周邊新設的亭子用深褐的柱身和低垂的水平遮板,彌補樹木的空缺,面對水池方向再補五棵垂直挺立的楓香。如此維持了林間空地,也強化了光景。

 

回溯人文、擁抱山林(北投社三層崎公園)

透過景觀設計回復過去的眺望景觀

基地平均坡度近30%,登高可眺望北投地區及關渡平原,提供通用化的不同型態步道,使不同使用族群得以體驗北投群山的圍繞,閱讀北投文化空間。

 

社區參與的文化走廊:回顧歷史紋理脈絡,穿越北投四百年

公園周邊過去曾是北投社的生活領域,經由十餘場次工作坊的舉辦,挖掘並賦予基地故事性,將歷史文化及地形融入設計,強化人文內涵與深度。

 

設計之外

北投社三層崎公園在闢建完成後,政府為了提升景觀效果,於公園中段栽植大面積花海,吸引大量民眾前來並獲讚賞;然而,花海的表徵掩蓋了原本設計的文化意涵,值得深思。(文:陳大同)

 
 

作品資料

作品名稱:北投溫泉山水廊道
業    主: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
地    點:臺北市北投區
用    途:公園
 
景觀規劃
事 務 所: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主 持 人:陳大同
參 與 者:吳樹陸、陳碧君、簡瑋廷、耿寧、高承延、吳欣祐
監    造:趙順君、謝杰熾、王宏旭
土    木:山水工程顧問公司
水    電:儐順有限公司、普前水藝工程
照    明:雄雞企業有限公司、毅達照明實業有限公司、凱勗工程有限公司
植    栽: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施    工
北投生態博物園區:超然營造工程有限公司
北投社三層崎公園:佳翰營造工程有限公司
 
材    料
土    木:北投生態博物園區/景觀擋土牆、水景噴泉、水景機房、涼亭
          北投社三層崎公園/景觀擋土牆、歷史走廊景觀牆、涼亭、滯洪沉沙池
照    明:北投生態博物園區/景觀高燈、景觀矮燈、造霧LED環形燈、線燈
          北投社三層崎公園/景觀高燈、景觀矮燈、線燈
植    栽:北投生態博物園區/青楓、楓香、烏臼
          北投社三層崎公園/苦楝、大葉山欖、相思樹、山櫻花
鋪    面:北投生態博物園區/花崗石舖面、透水混凝土磚
          北投社三層崎公園/露骨材地坪、崗石舖面、礫石地坪、架高型步道
 
 
基地面積:北投生態博物園區/5,725㎡
                  北投社三層崎公園/33,265㎡
 
造    價:北投生態博物園區:新台幣26,899,000元
               北投社三層崎公園:新台幣48,730,000元
 
設計時間:北投生態博物園區/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
                  北投社三層崎公園/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
施工時間:北投生態博物園區/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
                  北投社三層崎公園/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20年5月號,Vol.296

2843 2020-04-29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峇厘島棲息屋計劃
自然洋行建築設計團隊
台灣建築雜誌2016年12月
Vol.255
4179 2016-12-14
溪頭銀杏橋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Capstone課程「溪頭木橋設計團隊」
台灣建築雜誌2017年7月
9101 2017-07-05
林建築
跡.建築事務所(TAO)
2017年12月
Vol.267
5260 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