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建築論:國際化現象下的新華人建築觀 ta Vol.261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7年6月 Vol.261
5181 2017-06-09

封面/滙一建築-河濱公園休憩亭

            劉宇揚建築事務所-上海江橋濱江愛特公園

            直造建築事務所-江西瑞昌銅礦遺址博物館


編輯室手記

新聞

新聞延伸」麻省理工的「再現代」──紀念史丹福.安德森教授(1934~2016)/王明蘅

新聞延伸」持續進化的「新校園運動」/曾光宗

新聞延伸」2017遠東建築獎,探索建築師應肩負的責任及使命/王進坤

浮游建築論:國際化現象下的新華人建築觀

論述」浮游建築論:國際化現象下的新華人建築觀/洪人傑

論述」時間、場所、使用-思考建築的向度/劉宇揚

作品檔案1547」上海江橋濱江愛特公園(中國)Riverfront Aite Park/劉宇揚建築事務所、英國CHORA事務所

作品檔案1548」上海國際汽車城創新港E地塊(中國)Shanghai International Automobile City Innovation Harbour Plot E/劉宇揚建築事務所

訪談」劉宇揚的在地越界/劉宇揚╳洪人傑

論述」記十年/徐千禾

作品檔案1549」居住集合體L(中國)Housing L/滙一建築

作品檔案1550」河濱公園休憩亭(中國)Riverside Park Pavilion/滙一建築、直向建築

訪談」滙一建築的生活性、公共性與社會性觸發/徐千禾╳洪人傑

論述」片斷兩則/水雁飛

作品檔案1551」莫干山大樂之野精品酒店(中國)Lost Villa Boutique Hotel/直造建築事務所

作品檔案1552」江西瑞昌銅礦遺址博物館(中國)Ruichang Tongling Copper Mine Museum/直造建築事務所

訪談」在樸實建造中尋求另一種營造可能性/水雁飛、馬圓融、蘇亦奇╳洪人傑

作品檔案1553」梧桐島(中國)Wu-Tong-Dao Office Park/  半畝塘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554」台南靈糧堂大灣福音中心暨靈糧學院台南分院新建工程/徐岩奇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555」基督教東門聖教會Tainan Tung-Men Holiness Church/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MAYU architects+

作品檔案1556」台北行天宮北投分宮宿舍整建/原典建築師事務所

特約編輯」桃園市立圖書館新建總館工程委託規劃設計暨監造技術服務競圖/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TA:好作品徵集

作品檔案1557」繁櫻之庭/粘晉榕

專欄|台灣建築的過往軼事

論述」亟待轉譯普及的現代主義建築價值論述(下)/凌宗魁


 

TA 六月手記-浮游的建築人生

  六月是畢業季節,每一年千位以上建築(室內、景觀)相關領域的畢業生又要由學校走出;其中有些進入國內外研究所學習、有些投入職場,而人生的下一階段的旅程就此展開。
  尼采曾說:「對待生命你需大膽冒險一點,因為終究你要失去它。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蹟,那只不過是努力的代名詞。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恭喜那些對於自己人生角色清晰且目標明確的堅持者;但事實上,許多由建築系中所走出來的朋友們所許多面臨的正是尼采所說那「不懂自己」之後,但又必須抉擇的苦痛及徬徨。
事實上,人生就是一個徬徨及不定的過程。在過去中古時期的人被定著在一個五公里的生活半徑中,生於此死於此,而其人生命運也多已被決定。現代化過程中,新科技、政治、文化促成了「人類生活狀況」(human condition)的巨大改變,也開啟了人們對於命運的巨大想像。出生於某台灣小鎮的孩子,可夢想著某天在倫敦工作的精采人生;在平凡中產家庭長成的孩子,靠努力及堅持成了國際公司的合夥人…在每一個家屋的裡面都可能延伸著巨大無邊的夢想,或許也有幾許機會,終將有許多孩子的夢想將成真。
  在一個飄盪如蒲公英的年代,每一道起風引導了許多落下的方向;靠著命運指南針指引下,有人落在莫名的國度,受了教育留了下來;有人不斷移動自己的身體,尋求他最對的座標。在一個國際化如此日常的年代,移動、停下、停下、再移動,似乎正是現代人類的命運之一;而許多建築人也在這時代中成了國際及地球的公民。
本期TA,我商請了目前寄居於上海並任職於隈研吾事務所的洪人傑來擔任客座編輯;洪先生畢業於成大,妻子Kulthida則是出生於泰國的建築師。這國際化的家庭組合,以及目前在大陸、台灣及泰國三邊的移動正也象徵著一個獨特年代的徵候。「浮游的建築人生」說的是由三家國際化建築師事務所的故事;「直造建築」(NaturalBuild)的三位合夥人,兩位出身於同濟大學以及普林斯頓的建築教育,另一位蘇亦奇,他生於台灣,畢業於淡江大學,後接受了Columbia教育,在2014年成為「直造建築」的合夥人。「滙一」的徐千禾畢業於中原大學,之後由哈佛GSD畢業並在許多知名的大師事務所工作( Peter Eisenman, Gwathmey Siegel, 以及 Pei),之後於2010和董功在北京成立「直向建築」(Vector),並在2013於北京有了個人的事務所「滙一」。另一位則是劉宇揚建築師。他出生於台東,在台中接受高中前的完整基礎教育,之後泰國、新加坡、美國、香港成了他人生旅程的短暫驛站;2006年他落腳於上海,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師事務所,並完成了許多代表的作品。
  似乎他們的旅程以及建築人生都是好似熟悉的故事,也好像我們身邊都有這樣的朋友-有些仍在飄移移動中,有些則已落地深根了;不論個人狀態為何,人類當代生活的命運似乎已經不可能反轉,流動以及流動之後產生連接已成了不可分離的現代象徵。我們每個人大學「同學錄」中的這位及那位,將會逐步的消失在和我們相同的空間層中,然後他們會出現在另一個城市或區域中。許多在世界各的出名的建築人,或許正和我們曾在那裡曾經短暫交會過…「國際化現象」可以簡單的解釋了現今的現象,但其背後的涵義更是由教育、文化…擴散到解釋了所有的當代人的榮耀以及焦慮。

 

                                                                                                                             總編輯褚瑞基 

                                                                                                                       

5181 2017-06-09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慈林新館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7月
Vol.238
20133 2015-07-06
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44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6年1月
Vol.244
11868 2016-01-04
Four Seasons.台大
英屬維京群島商唐宋國際建設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胡永復建築師事務所、協定設計
15174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