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生物共存的都市濕地


GREEN BUILDING 綠建築 2020 OCT/NOV Vol.067
2150 2020-12-27
關鍵字 : 

人與生物共存的都市濕地

 

文字:張華蓀

攝影:李維哲

 

公園最獨特的服務,是提供都市人與自然建立連結的機會。

 

公園獨特而於可以取代

公園承擔很多責任:讓人們運動健身與社交互動、讓兒童遊戲、讓網美打卡、辦演唱會、園遊會、誓師大會、要在災難時讓人避難、要承接洪水……但仔細想想,以上功能都不見得「只」能在公園進行。兒童也可在室內、巷弄、學校玩耍;人們也可在室內健身;網美亦可在花花綠綠的大看板前打卡;演唱會、園遊會、誓師大會可在廣場或操場進行;洪水可在大樓下用筏式基礎承接;各種空間體驗甚至可以用VR來經歷。「唯一」只能在公園裡發生的是:在公園中真實生養可成生態鏈的生命。街道、廣場、公園都是都市中常見也必要的公共空間,但街道、廣場是以「人」為最主要的使用者,地上鋪上大量平整鋪面方便人行走、落葉要每日清掃移除避免髒亂、植穴中灌木修剪整齊以免阻礙動線、花木要定期噴藥以免昆蟲嚇著紳士淑女。街道、廣場也因此不適於生物棲息,僅有非常少數的物種能存活其中。

 

 

▲(資料來源:www.environment.act.gov.au/__data/assets/pdf_file/0008/1286909/ACT-Flood-Maps-Sullivans-Creek-ACCESS.pdf

 

 

公園,以其較多比例的綠地、花木、水池,而有機會成為都市生物的綠洲,讓不受人類圈養的蟲鳥小獸自由活動,因應著四季變化以及隨之而來的資源與限制,憑著各種生物自身的韻律生活,並形成小小的生態鏈,讓鳥兒有蟲吃、蟲兒有葉子花朵維生、花木有分解者幫忙分解製造養分。都市公園以其近便性,讓人們有機會就近觀察「自由」的蟲魚鳥獸與彼此,四季、自然力量的互動和關係……讓人有機會與自然重新建立聯結。但都市人往往覺得「野野的」林地草叢「不美」、可能有蛇而「很危險」,生態棲地與都市公園是否真能和平共存?具有滯洪功能的水域是否就一定要是水泥護岸無法與生物共融?讓我們以澳洲坎培拉的蘇利文溪(Sullivans Creek)流域中游與下游的案例來看看。

 

以蘇利文溪流域為例

蘇利文溪(Sullivans creek)位於澳洲首都領地(ACT)北邊,流經麥駒華──恩斯禮山 Majura-Ainslie Mountain)和黑山(Black Mountain)山腳往南,穿越澳洲國立大學(ANU)校園後注入伯利格里芬湖(Lake Burley Griffin)。原住民稱此溪為坎伯蕊溪(Canburry Creek)。該溪全長13公里,集水面積53平方公里。在歐洲人進駐、開發前,她穿越一連串洪氾平原,是條有亂石水岸、流經大小池塘、水邊長滿蘆葦(reeds)的溪流,岸上有開花的闊葉雜草(forbs)、禾本科草類,並有樹木點綴其間,是原住民採集捕撈和行船之處。

 

隨著郊區與都市開發以及氣候的極端化,水資源的管理與永續利用益發重要。在這樣的背景下,ACT政府以及蘇利文溪流域集團(Sullivans Creek Catchment Group,簡稱SCCG),對蘇利文溪展開細緻的研究,並於1999年開始在專業技術團隊的支援下與社區、利害關係人和政府密集討論,在2000年產出了「蘇利文溪流域管理計畫」。計畫中對於開發後被水泥化並成為排水溝的蘇利文溪,提出了改建水泥水道創建濕地的構想。另一方面ACT政府為了改善水質、防洪、降低非飲用水的供水需求與增加生態多樣性等因素,在2007年頒布了水資源法(water resource act),啟動都市水資源永續管理,致力增加水資源、並降低非飲用水的需求,計畫在2013年前減少12%的供水需求,力求於2023年進一步減少25%ACT同年頒布的規劃與發展法中(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Act)也含納水敏感都市設計(WSUD)、水環境價值、水管理計畫等與水相關的法條。2008年則積極地著手以更趨近自然系統的方式改造部分水道。其中蘇利文溪中上游就改造出五個濕地,成為坎培拉第一批社區尺度的暴雨雨水收集以及地下水補注管理系統的案子。此外政府也在下游(進入ANU校園前)做了攔截網,並在進入伯利格里芬湖前,以豐富的水生植物做最後的汙物攔截與水質淨化。本文將由下游往上溯,介紹下游ANU校區的水岸、中游的狄克森濕地公園(Dickson wetland)。

 

ANU 校區內──師生休憩與自然棲地輪奏交錯的蘇利文溪

ANU歷史資料檔案中可知,蘇利文溪在19551960年間就已隨著校園發展被拉直,19631974年進行了強化堤岸、建造堤堰的工程。至1970年末期,水岸都已是石頭護岸不再有原本自然溪流的樣貌。

 

作為一條穿越校園的溪流,他能有滯洪、生態的功能嗎?不會很醜嗎?還能作為師生休閒活動的場所嗎?

 

其實人類並不需要用到每一寸土地,在使用密集的區域以人為主,在邊緣的地區就粗放的管理,留些地方給生物棲居,這樣不是很好嗎?


▲(資料來源:services.anu.edu.au/files/document-collection/site-sullivans-creek-final.pdf

 

 

 

ANU的校園為例,從貝瑞路(Barry Dr.)到伯利格里芬湖邊的1.6公里內,「排水溝」被整治成有寬有窄,縱、橫剖面有陡有緩的「類」溪流。由北往南碰到網球場、宿舍、藝廊、大草坪等師生活動較頻繁的區域(如圖2中的AC區),其水域就做得開闊明亮,適於賞景拍照。水岸則種植草坪美樹讓人可坐可玩。這些區域的水岸與水面的高差極小,再加上寬度較窄處設有過水的跳石,使人能盡可能地靠近水邊。這一方面滿足人們喜歡近水的天性,二方面也提供了無數監測水質的眼睛和鼻子,一旦水質有異,各個「熱門」草坪水邊的師生都可能成為預警的先鋒,寬大、碗型的地形也成為洪水期間滯留洪水的區域;當溪流一進入狹窄不足以讓人們活動的區域、或建物背面、停車場邊緣與閒置空地時(如圖2BD區),便採粗放的管理讓植物自然演替為濃厚的樹林,提供蟲魚鳥獸安然生養之處。換言之,在規劃設計時,不刻意讓整條溪流兩岸都鄰接建物的正面,部分段落讓建物的背面或服務性空間接臨水岸,即可讓這些段落的陸域和水域成為不受人為活動干擾的生物棲地。建物與水岸也不必保持單調等距關係,可以適當的在某些段落提供進深較大的寬闊親水空間,而另一些地方則以地形、樹林、水草自然地阻隔人們,成為生物能安心棲息之所。水道本身若能有些彎曲、寬窄、深淺變化,在水中設置一些石頭、跳石、淺灘、枯木與水生植物,不但讓水景有視覺變化,更因不同的流速增加曝氣,也提供各種不同水生生物的棲地環境。

 

狄克森濕地公園

狄克森濕地公園原本是一塊鄰接蘇利文溪河堤旁的平坦草地。透過密集的社區與專業者討論後於2010年動工。在挖出U形水道、做好中島後,破堤與蘇利文溪連通,成為平日就有固定水位並能淨化水質的濕地。池水以及池中的中島提供鳥類以及昆蟲、動物之棲地,暴雨時則扮演滯洪池的角色。滯留的洪水經過進一步淨化後分別抽到蘇利文溪兩岸之儲存槽,以灌溉鄰近之草坪。池邊另有供人散步慢跑的步道與賞景教學的平台。

 

 

▲(資料來源:www.environment.act.gov.au/__data/assets/pdf_file/0008/714599/Sullivans-Creek-Inner-North-Reticulation-Network.pdf

 

在排水、滯洪上,水利工程師已有豐富的經驗,但要如何創造一個水利、生態與人類休閒活動和諧共處的濕地公園則得費些思量。一般人到公園為的是放鬆心情活動筋骨,觀景賞花、蹓小孩、遛狗,若有水域,那麼看水、玩水也是人類天性。當然如前所述,公園更應該是讓人與自然生物重新建立連結的地方。但開心跑跳、玩水以及孩子們高聲喊叫、狗兒們的追逐行為顯然會嚇跑鳥類,繁殖季節的鳥蛋以及新出生的幼鳥更容易受動物攻擊。鳥兒們所需的食物如昆蟲、爬蟲類、魚類、雖然不太會被人過度驚嚇,能有適當的棲地即可生存,但人們又擔心被蟲蛇咬傷。此外要創造生態多樣性的棲地,必然得以土、石等素材建構以便讓水草植物生長,但這又可能遭到洪水沖石,釀成水患。狄克森濕地公園如何透過配置協調諸多相衝突的考量呢?

 

 

▲慢跑散步的走道設於距離水池邊緣1525公尺的高處,並在靠水池的一側(照片右側),斷續地栽種樹木灌叢帶。

 

 

 

在整體配置上,公園北側緊貼著蘇利文溪的堤岸,住宅區則分布於公園的東、南、西側。設計者將主要的活動草坪放在公園南側,並以樹林與水池加以區隔,使得人們由南側進入公園時,「先」抵達有地形的開闊草坪、在其上盡情跑跳活動,消耗大部份精力後,透過「穿越」樹林的過程,儀式性地告別喧鬧再進入北邊的水池區。北側水池區主要的慢跑散步道設於距離水池邊緣1525公尺的高處(也就是滯洪範圍頂端),並在靠水池的一側斷續地栽種樹木灌叢帶。這樣的配置使穿越性、運動性的主動線與水池保持距離。一方面保留視覺穿越觀看水池的機會,另方面也避免過度驚擾池中鳥類(參見圖5)。由南往北望可見池中中島,中島與池岸邊均有寬闊的水生植物圍繞,保護水鳥也提供視覺變化,島上有喬灌木,水中有浮木,均用於增加多元之棲息環境(參見圖6)。

 

 

▲由南往北望可見池中中島,中島與池岸邊均有寬闊的水生植物圍繞,保護水鳥也提供視覺變化,島上有喬灌木,水中有浮木。

 

水池東南和西南側,從主要步道各分支出一條次要步道向池邊往下靠近水岸,通往三個觀景/教學平台。這兩條次要步道並不環繞整圈水池,使得水池北側的部分成為較不受人為干擾的區域。觀景平台距離水池邊緣均有四至六公尺,並藏身於高草與喬木的陰影中(圖7),以此降低對鳥類的視覺威脅。平台尺度不大,不足以從事奔跑追逐或丟球等活動,平台上的座位也不多,僅能作為三兩好友休憩、賞景與小組教學暫時放置物品之用。此種小尺度的平台設計某種程度確保了池邊適切的靜態活動。池邊均種植挺水植物,一方面用以阻擋過濾邊坡的土壤沖蝕;二方面為此區的淺水水域提供小魚與水生昆蟲躲避大魚吞食之處,並障蔽飛鳥之眼與烈日;三方面成為防止洪水沖刷的護岸等,設計單位仔細地考慮了水流方向,在沖蝕面栽種高大強韌的原生水草,在堆積面則栽培較柔軟低矮的水生植物。不同種類的水生植物、水流速度、水岸深度也同時提供了多樣的棲地環境。

 

 

▲修憩/教學平台。

 

 

 

看似平靜的水池其實為一水道(後文仍將稱之為「池」),由東北角高處入水(圖8),由西北低處出水,以此保持水的流動、增加溶氧量,也讓洪水得以進入池中。東北角入水口有攔汙柵,避免垃圾葉片隨水進入公園汙染水源,西北角出水口處有堤壩,以確保滯流洪水之水位。當洪水越過堤壩後先經過沉沙池,而後有四個大排水口,讓超過滯洪量的過多洪水能迅速排出,避免造成水患。水池平均深度達兩公尺,西北側最深處有三到四公尺,一方面避免水生植物過度生長,二方面確保狗兒難以游入中島驚嚇鳥兒。由於水深很深,因此水岸叢生的挺水植物另有阻擋兒童進入水域之作用,栽種水生植物的區域水深較淺,使得兒童即使誤闖挺水植物區,也不至於立即跌入深水區。西北邊因水深較深,因此水岸設計得較陡、並在岸邊密植灌叢樹木,以此進一步阻絕人們接近此區水域。

 

 

▲東北角入水口。

 

 

 

池中的中島是個半島,在靠近蘇利文溪處設置了柵欄攔阻人、狗進入,但有一觀景台來滿足人們觀看水池的願望。中島與堤岸接壤之處密植灌叢樹木,使人們以及貓狗無法進入中島,這中島因此成為鳥類最安全的築巢之地。考量不同水鳥覓食、躲藏、築巢之不同習性,中島的地形有高低起伏、內植原生喬灌木,水岸的坡度也有陡有緩,有曲折成灣的小地形,島邊上有高低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浮島提供視覺遮蔽與不同的棲息環境(參見圖9)。中島分成南北兩截,中以淺水礫石灘聯繫。淺灘使得矮小腿短的幼鳥可踏水來回走動覓食,有危險時亦能迅速回防至島上或水生植物中躲藏。

 

 

▲中島的地形有高低起伏、水岸的坡度有陡有緩,有曲折成灣的小地形,島邊上有高低挺水植物、浮水植物與浮島,提供視覺遮蔽與不同的棲息環境。

 

 

 

這樣的水池,難道不會被人丟垃圾惡意破壞嗎?這的確是個嚴肅的問題。最讓人感動的是,他們並不以設立欄杆、圍牆來解決,而是從2010年開始動工的那一天,就同步成立狄克森濕地臉書群組(Dickson wetland),在2012年完工落成前,整整一年中透過臉書報導、號召、凝聚社區與鄰近居民。與鄰近社區、學校合作,進行了一場又一場由專家指導的生態課、植物課、水質檢測課,並舉辦社區栽種日(community planting day)。透過居民、各年級學生不斷實際參與水池邊緣植物的栽種、生態觀察紀錄和藝術陶板製作,建立:「這是我們的」濕地公園之認同感,並透過課程與活動了解各種人為活動對水域生態與生物的影響。完工後,還組織狄克森濕地照護團(Dickson Wetland Carers Group),定期維護管理並舉辦社區志工一起參與的環境維護工作坊(working bee),拔除外來入侵的雜草、幫人為活動區的樹木鋪灑木屑、舉辦教學活動、維護臉書網站。池邊的步道、休憩/教學平台,使得人們能經常來往停留,自然而然成為第一線監控巡守員,若有損及生態與環境的行為,會有無數上過課的居民學生加以指正;若水質、生物有異常狀態,或有新的生物來訪、活動,相關資訊也會立即在臉書群組反映。當政府人力、資源絕不可能日日監控照管所有公園和濕地時,這種深度的、持續的、自主性的參與式設計、施工與維管,或許才是濕地得以長期維持良好狀態的根本方法吧!

 

透過從零到有的植物栽培,觀察鳥類生物逐漸進住的過程,社區居民得以在日常生活中,與其他生物建立長期的關係與理解,了解自然的韻律與節奏、並在各個不同的季節期待當季的發現,如各種生物不同習性、生物間的關係,培養關愛環境的態度與習慣,這或許才是永續環境教育最能奠定基礎之處。

 

 

 

【參考資料】

1. ACT整體環境策略的整體說明www.environment.act.gov.au/water/water-strategies-and-plans/water_sensitive_urban_design/sullivans-creek-and-inner-north-reticulation-network

2. 蘇利文溪流域規劃史:Planning HistorySullivans Creek Catchment

3. 蘇利文溪改建說明 From concrete channel to living system www.environment.act.gov.au/__data/assets/pdf_file/0003/575490/background_sullivans_catchment.pdf

4. Fact sheetImproving our inner-north waterways

5. 狄克森濕地臉書群組(Dickson wetlandwww.facebook.com/Dickson-Wetland-153700034669405

 

 

 

 

2150 2020-12-27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化為大愛的黑色甜蜜
「Feeling18巧克力工房」
GREEN綠雜誌2014年8月
Vol.030
6657 2016-08-01
城市傳說
沙丘上的白城市
GREEN綠雜誌2015年10月
Vol.37
5590 2015-10-12
300年老樹上的隱匿木屋
「熱海鳥居」
GREEN綠雜誌2015年10月
Vol.37
15567 201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