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九屆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評審專訪:吳瑪悧
2024 9th Taiwan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ward
461
2023-10-25
應由下而上凝聚居住者需求,建構理想居所
訪談時間:2023 年9 月5 日
受訪:吳瑪悧/藝術家、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退休教授
採訪撰文:王進坤╱台灣住宅建築獎協會秘書長
剛從高師大跨領域研究所退休,正處於人生轉換期的藝術家吳瑪悧老師,以其自身觀察指出,住宅不僅與每個人關係密切,在台灣更幾乎主宰了經濟命脈,本次希望透過擔任住宅獎決選評審,來瞭解此刻台灣住宅建築市場的面貌,以及不同領域專家對住宅、對家的觀點。
於不同時期及居所的記憶
出生於台北的她,兒時的居住記憶是好幾戶人住在一間平房裡,一個房間就住著一戶人,只有睡覺時在房間,其他時間都在公共空間如客廳及中庭玩耍,在那個汽機車不多的年代,馬路也是小孩遊戲的場所。念高中時,平房改建成四層公寓,家中自住一戶,才開始有屬於家的居住經
驗。但此時的她,已開始接觸社團活動,在家的時間縮短許多,中華商場、國父紀念館及中山堂是她常出沒之處,原本較偏僻的東區,也逐漸轉為新的商業區,台北充滿活力。當時北部較叛逆或關心社會運動的大學,分別是台大及淡江,而她即是在淡江學習,接收到許多黨外資訊,大三時又遇中美斷交,對政治情勢變化感受極深。
畢業後前往歐洲留學,先後住在維也納及杜塞道夫兩大城市,與台灣最大差別在居住密度低及環境安靜,戶與戶間不是保有適當距離,就是透過大樹遮蔽視線確保隱私,生活舒適而安寧。1985年回國時,台灣正處於解嚴前夕,是經濟成長跟政治變化最快速的時刻,每天都有不同的議題及街頭運動,雖然吵雜但大家充滿理想,故回國後她的第一件作品,就探討台灣在視覺、街頭及無所不在的噪音問題。可惜多年過去今日台灣依然吵雜,但與過去相比不是來自理想而是消費性,感慨雖然與同輩在這段過程中,得到些資源做了些事情,但卻未能撼動本質,只留下四處充
滿視覺、聽覺的吵雜廣告跟紛擾。
在歐洲的居住經驗也影響她回國後選擇住所的條件,希望能保有寧靜、視野及整齊。初始先居住於新店花園新城,若不考慮交通,是非常理想的居住環境,之後搬往八里淡水河邊,再因赴高雄師範大學專任,住在愛河邊的華廈,開始台北高雄兩邊跑。當時兩處住所都具備安靜及良好視
野,能將陽明山及高雄港納入眼底,但隨著都市發展、人口成長促使交通變得吵雜,高雄住所甚至變成觀光鬧區,讓她不太能適應。
反思人與土地、與居住之關係
她回想80年代,台灣房價已開始上漲,甚至引起街頭運動,但與今日相比卻是天差地遠,這導致現在人聯想住宅的第一個念頭,常是自己有沒有能力買房子,若沒有經濟能力根本不會思考住宅,但這是不對的。接著指出建設公司將住宅包裝成「商品」,因而塞入游泳池、健身房、絢麗
的照明設施等,但這些並非居住的本質,她建議若能在基地規劃設計前,先邀請未來居住者舉辦工作坊,提出需求跟想像,作為設計的基礎更為合適,而非只將住宅當成商品進行設計跟銷售。
曾在淡江建築系及南藝大建築所任教的她,教授的課程多跟社區營造有關,社區營造是關注人跟地方的連結關係,重視歷史脈絡及生活經驗,必須透過不斷跟地方對話來找出需求,引導居民做多元的想像,並盤點社區現有資源進行整合,凝聚共識來創造活動空間。她舉「樹梅坑溪環境
藝術行動」為例,這是一個跨領域合作的行動,包括有藝術、建築及生態等專業者加入,對竹圍進行田野調查,帶領居民發現因都市發展,而對其視而不見的樹梅坑溪,透過追溯其源頭來關注居住周圍的環境,才發現有充沛的自然資源,更藉此提醒建設公司不要只將目光限縮在基地內,應將周邊環境納入考量。
一直在思考什麼是藝術?藝術對個人的價值跟意義是什麼的她,相信建築師也是如此,期許透過跨領域的合作進行交流,凝聚共同價值,創造出具理想性的作品,指向理想的社會,讓人能看到希望。
吳瑪悧/學經歷
2016國家文藝獎得主
2000年開始,看到藝術對於專業領域以外社群所能產生的作用,而轉向社會參與式藝術。代表性作品包括2013獲得台新藝術大獎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2016年獲頒國家文藝獎。2018年共同策劃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2023於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盪』個展。
2000年開始,看到藝術對於專業領域以外社群所能產生的作用,而轉向社會參與式藝術。代表性作品包括2013獲得台新藝術大獎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2016年獲頒國家文藝獎。2018年共同策劃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2023於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盪』個展。
461
2023-10-25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1752
2021-09-07
3171
2021-09-07
2203
202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