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6×2策展人/黃奕智


2015 6×2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紙上展覽 林浩翰│陳文哲│蔡君陽│黃韋智
2569 2015-10-08
關鍵字 :  展覽

海安異都
意識與現實之間─海安路巨型結構之想像
林浩翰


根植於台南地域性的未來建築寓言

相對於傳統建築系討論地域涵構的方式,「海安異都」則是透過一種寓言式的敘述建構,以一種詼諧中的認真,挖掘出台南深層的在地生活紋理,反應出這塊土地上的真實面貌。「海安路」的擴建計畫,可說是都市更新過程中一道失敗的創傷。然而,也因為這道被撕開的傷口,讓很多原本隱藏在城市秩序底下的各種問題,得以浮現出來。林浩翰同學透過長期對於台南城市生活的觀察,透過「海安路」這塊基地的特殊歷史與空間架構,發掘出屬於台南人獨特的生活方式與紋理。假想一個拋棄現代主義式的都市計畫架構後,以台南特有地域社群力量主導發展下的都市奇觀。「海安異都」不只是批判了現代主義都市規劃下的現代治理性秩序架構,同時也挖掘出從生活面出發,屬於台南特有地域性的都市紋理,提供我們一個思考地域性的方向。(文:黃奕智)

 

 

微偏義計畫
都市社群+開發商=後消費城市/被形成的地域性

陳文哲


從計畫到變化─
消費地景的地域性合作計畫

「微偏義計畫」是一個挑戰過往商業大樓的都市開發模式與地域性紋理的建立縫補機制的作品。是針對城市地景與紋理的生產提出創造性的機制設計,而不是著重於建築形體的設計成果呈現。
「微偏義計畫」首先批判並挑戰了台中的都市發展脈絡,暗指台中以「重劃區」來迴避舊城區再發展問題的手段背後,點出了過往台中城市開發機制上的問題意識。第二個脈絡則是批判了目前開發商的「整體開發、整體更新」模式,所創造出的封閉性商業建築地景與產權整合之困境,點出了台灣的產業結構、土地政策與城市塑造間的脈絡結構關係。最後提出了當前微型創業、開放辦公室的「合作社」開發模式,來回應並縫補因過往商業大樓模式下對於城市地景的割裂,重新開創地域性的都市紋理關係。(文:黃奕智)

 

 

記憶的至高點
Mnemonic Peak

蔡君陽


非場域(non-site)中的涵構轉換

「記憶的至高點」主要挑戰了城市發展過程中曾經出現的各種涵構紋理,試圖彌補因都市計畫與城市發展後所造成都市紋理與記憶的斷裂。在此,蔡君陽運用美國地景藝術家Robert Smithson於1960年代提出的「site/non-site」概念來詮釋台南民生綠園,以因都市計畫後呈現出「非地點」的圓環為主要的操作基地。透過各種城市記憶的碎片、軸線與角度的視覺引導關係,帶領觀者重新以身體感知的方式介入這個「非場域」的地點,重新感知到與過往城市紋理間的連結關係,在「非場域」中創造出「在場」的想像連結。相對於日本殖民政權由上而下的都市計畫視角,所創造出割裂性圓環道路軸線,蔡君陽則是從城市的生活記憶出發,由下而上的方式重新串接起城市歷史與記憶的涵構紋理。(文:黃奕智)

 

 

公開走私
Public Smuggled

黃韋智


兩種視線下的的港都地景辯證
面對基隆港都的都市地景變遷,「Public Smuggled」基本上處理了兩個不同「視點」與「時空」環境下,不同都市涵構體系在同一個城市物質建構中的「層疊」關係。一個涵構體系是來自居民的生活記憶與感知,具有其情感上因時成長的地域性生活地圖;而另一個涵構體系卻是來自現代性的,為了觀光旅遊的經濟目標而發展出的計畫性地景涵構,將原本的城市歷史從生活記憶中剝離出來,成為觀光客的凝視對象。兩種不同的城市涵構交織在同一個都市裡,地域性與全球化,私密性與公共性,身體感知與觀光凝視,空間記憶與歷史再現等雙重性的紋理,在每個交織的節點中發揮作用,在不同的時間點針對不同對象,開啟其通往基隆港都中不同紋理之差異空間的窗口。(文:黃奕智)
 

2569 2015-10-08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活出場所展
黃聲遠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8月
Vol.239
6278 2015-09-04
Methematics: The Winton Gallery Science Museum(英國
Zaha Hadid Architects (ZHA)
台灣建築雜誌2019年3月
Vol.282
2729 2019-02-26
Gallery in Nangang
Noiz Architects
台灣建築雜誌2019年3月
Vol.282
2441 201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