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改善工程
團紀彦建築設計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4年1月 Vol.220
5483
2015-08-21
作品檔案1190
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改善工程
團紀彦建築設計事務所
圖片提供:團紀彦建築設計事務所
這個計畫是讓新舊構造合體,主要目的在於進行以前到現在的「代謝運動(Metabolism)」,以及兩者的「共生」。舊第一航廈建造於1979年,可以看出建築本身有受到美國華盛頓杜勒斯機場的影響,亦由台灣著名的結構專家林同棪運用了當時最新的預力結構所建造。為了對這個不僅留存在許多人記憶之中,更充滿了無數回憶的場所表達尊敬之意,因此才想要以讓時間不間斷的設計,使其成為適合現代台灣的全新門戶。
一開始我們預設1年會有500萬人次來進行設計,但後來因為旅客的急速增加,所以被要求提出能夠負荷1年1500萬人次的設計案。
桃園機場由兩個航廈所構成,在中國和其他國家的旅客急遽增加的情況下,再考慮到第二航廈1年2000萬人次的負荷量,為了讓機場的功能不至於停擺,因此第一航廈就勢必在繼續營運的情況下進行改建。其實不論在哪個國家,第一航廈往往很快就會超出計畫時的負荷量,因此比起建築本身的耐用年限,必須要能夠快速解體和新建仍是世界共通的課題,針對這點我想要找出能夠更符合永續發展的方式。
本次計畫將現有的第一航廈解體後,不採用重新建造的方式,一方面進行結構的補強,另一方面在現有的本體加蓋上合適的大型屋頂,將以前沒有利用到的建築外部平台包覆起來,最主要就是希望能夠在不增加地板的情況下擴增空間。也因此和新建航廈比較起來,建設預算壓到了20分之1,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成功縮減到了10分之1。
以往舊航廈自用車、巴士、計程車沒有區分,往往造成混亂。本計畫利用建築本體的1樓和停車區原本就各低半層的構造,將巴士轉乘處設定在更低半層。因此車輛動線變成兩層之後,就變成可以容納以往的兩倍。
此外原本建築物的柱子是以往外倒的方式建造,這次新增的兩翼的大屋頂是以相反施力方向的方式建構,預計兩者新舊合體之後構造會更加安定。
大屋頂的大梁,採用繩子垂下來時會呈現的懸垂(catenary)曲線,再在上面加上PC板讓它安定的方式來施工。這是從可以在東亞傳統的屋頂結構中常看到,加上瓦片的施工方式所得到的靈感。使用懸垂線的方式不僅減少了鋼骨的使用量(直線型梁的3分之1),更將傳統屋頂的曲線運用現代的技術成功重現。這種帶有現代感的傳統大屋頂外觀看起來就像是振翅高飛的大鳥羽翼一樣。
作品資料
作品名稱: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改善工程
業 主: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地 點:桃園縣大園鄉航站南路9號
用 途:機場航廈
建 築
事 務 所:團紀彦建築設計事務所
主 持 人:團紀彦
參 與 者:吉村理、王銘顯、澤野英二、椎橋全人、Austris Jankovskis、Ralitsa Kafova
監 造:許宗熙建築師事務所
結 構:株式會社構造設計集團(SDG)/渡邊邦夫
水電、空調:井上宇市設備研究所
室內、景觀:團紀彦建築設計事務所
施 工
建築、水電、景觀:中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空 調:貿立技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室 內:納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材 料
外 牆:鋁板、玻璃、預鑄混凝土板、鋼板
開 口:不鏽鋼板、鋁板、玻璃、玻璃纖維強化混凝土板
室 內:玻璃纖維強化石膏板、石材、不鏽鋼板、玻璃、鋁板、石膏板、石材地坪、磁磚、鋼骨結構、鑄鋼
景 觀:混凝土、不鏽鋼扶手、草皮、磁磚
基地面積:33,719㎡
建築面積:15,540㎡
樓地板面積:107,610㎡
層 數:地下一層、地上四層
造 價
建 築:新台幣960,000,000元
水 電:新台幣345,000,000元
空 調:新台幣110,000,000元
室 內:新台幣1,290,000,000元
景 觀:新台幣50,000,000元
設計時間:2004年8月至2009年7月
施工時間:2009年9月至2013年6月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14年1月號,Vol.220)
5483
2015-08-21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6617
2018-10-05
15303
2018-10-05
25945
2015-02-26
熱門首選
HOT
10434
7867
7315
9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