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沺藏


ta好作品徵集 台灣建築雜誌2023年3月 Vol.330
1079 2023-02-24
關鍵字 :  住宅

© 蕭力仁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2184

山沺藏
蕭力仁建築師事務所
 
場所精神
數年前曾經拜訪過伊豆半島,悠久歷史位於溪谷旁的海石榴溫泉旅館,令人印象深刻。旅館為群山所圍繞,不到30間的客房、大廳、澡堂、食堂,山茶花為主題的造景院落錯落其中,為階梯及迴廊所串聯。四周煙霧繚繞,隨時變換的景色,使得花草樹木因為光影的變化呈現千變萬化的面貌。行上之間頗能體會天地運行,變化多端,萬物動靜皆自如的物我合一的境界。
 
基地特性
恰巧,基地是業主家珍藏許久的風水寶地,位於台北城市盆地邊緣所謂綠手指指縫的端點,三面為郊山所圍繞,與海石榴自然環境有異曲同工之妙。建築以雙品字型來配置,與環繞的山共同構成許多與房子之間的自然院落,再以階梯、廊道串聯成群。順著周圍地形地勢的變化,影響前後院與室內高度安排。與海石榴一樣,院落、平台、迴廊、階梯、主景樹、花園,在行進時形成的韻律,造景與借景錯位之間,讓回家的心情漸漸安定,遠離城市喧囂,回歸自然天地之間。
 
空間組織
品字型的平面讓每一戶住宅至少都有三面的完整採光,讓光線、空氣與山的氣息進入家裡,建築體與外牆的進退之間,讓山景有連續性,亦使得室內有群山環繞的感覺,模糊了建築與地理環境的關係。基地以東西向為主,進家門前就像老公寓一樣得先進入前陽台再進家門,是落塵區也是太陽房。東西向掛在建築體上的框格,讓東西向的強光在水平及垂直框格之內適度的折射,讓室內環境有較溫柔的光源。東西向的光源,也讓室內的光環境有更戲劇性的變化,除了喚起人體的生命活力,也讓建築的表情更變化多端。
 
綠建築與住宅
經過模擬,品字型簇群的房子座落在東西向的基地,可以得到最大比例的遮蔭面積及折射光線,讓院落得到最佳的漫射光源,降低日射得熱。通過地面與量體之間的孔隙,引導了季風灌入,在相鄰的院落利用煙囪效應,將熱氣帶走。不同的高度、配置、多層次的豐富在地植栽,亦可發揮降溫與過濾的效果。在安排住宅各居室之初,也事先預想各種風的路徑,讓自然的氣息伴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通風換氣也是後防疫時期的重要考量。
 
城市的祕密花園
高低綿延的郊山環繞著屋頂,豐富多層次的各式植栽分布在屋頂的各角落,與山景相映成趣。綠平台的中央有石桌,供露營的綠地角落提供了戶外生活的想像。以天空為幕,綠地為毯,蟲鳴鳥叫聲相伴,繁星點點,隨風搖曳的竹子發出如同海濤般的聲響,適時盛開的花草輪流成為生活的場景。郊山、半戶外的中庭、前庭與後院,室內的門廳、與圖書室、餐廳皆兩兩相鄰,自然的節奏取代城市的喧鬧而怡然自得。

 

作品資料

山沺藏
業 主:富樂群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地 點:臺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289巷21號
用 途:集合住宅
 
建 築
事 務 所:蕭力仁建築師事務所
主 持 人:蕭力仁
參 與 者:羅柏智、盧炳宏、陳家榆、林彥佑、黃怡君
監 造:蕭力仁建築師事務所
結 構:陳水心土木結構技師事務所(品升工程)
水 電:振遠機電工業技師事務所
景 觀:十樂設計有限公司
 
施 工
建 築:集泰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水 電:歷嵐工程有限公司
室 內:大展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
景 觀:加耘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材 料
外 牆:景泰藍水沖/平光面石材、白沙金麻石材、深灰/白色/木紋色磁磚、玻璃磚、鋁板、玻璃欄杆及木紋烤漆格柵
室 內:1F大廳/牆/伯靈頓灰60*120義大利磁磚(新睦豐)、實木皮、烤漆玻璃、電梯框/咖啡絨石材、地板/火山岩黑60*120西班牙磁磚(伊比薩)、吧台/咖啡絨石
材(皮革面)
景 觀:1樓前院地坪/義大利灰60*120cm義大利磁磚及西班牙木紋磚(美卡國際)、1F造型矮牆/石材(山東白麻 荔枝面)、1F入口石材花台(山西黑燒面)、1F入口座椅654花崗石、1F後院花台/石材(山東白麻 荔枝面)及654花崗石深灰色系自然面踏石、人行道地坪/景泰藍石材、人行道牆面-灰色花崗石拼接、RF景觀/喬治亞灰細鑿面踏石及地坪貼深灰色止滑磚
 
基地面積:1,907.53㎡
建築面積:618.56㎡
樓地板面積:4,525.46㎡
建築層數:地下二層地上五層
 
造 價
結 構:新台幣約50,500,000元
水 電:新台幣約43,500,000元
外 牆:新台幣約60,510,000元
室 內:新台幣約70,250,000元
景 觀:新台幣約10,750,000元
 
設計時間: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
施工時間:2018年12月至2021年10月
 

1079 2023-02-24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里院
里埕設計工坊
台灣建築雜誌2013年3月
Vol. 210
20566 2015-02-25
剩閒居
葉熾仁
台灣建築雜誌2011年3月
Vol.186
30264 2015-03-04
水上流
葉熾仁
台灣建築雜誌2011年3月
Vol.186
17659 201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