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數變異的獨白


張守端 台灣建築雜誌2021年3月 Vol.306
1945 2021-02-25
關鍵字 :  裝置 竹子 竹構

©定影影像工作室

作品檔案1949

質數變異的獨白
張守端
 
創意發想
桃園地區臨山面海,擁有高而平坦的台地階地與丘陵河谷,並因早期開發許多供農田儲水灌溉用的人工「埤塘」,形成桃園今天特殊的地貌,此台灣獨一無二的景觀,似數學原理中質數的特性,一種本質的存在,素簡純粹而又無法忽視,遂產生以幾何基本型態之「方型」作為茶屋創作的來源。
 
概念定位
近年,茶文化成為一種生活模式,謙遜、質樸、感受品茶的心靈沉澱,微變著我們的美感體驗,品茶場域氛圍營造亦因此成為重要生活空間之一。
 
設計初始,即將茶席空間設定為可品茗清談、凝聚情感,亦可跳脫紛擾而又不與之疏離的空間;藉飲茶放慢心靈,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連結彼此生活,開拓對外界的認識。因這樣的想法,而思及成長記憶中老家後院榕樹上的樹屋。
 
樹屋可視為一室內空間,屋外為共享開放領域;具穿透性的樹屋內部空間雖似被限縮,卻又與外在環境緊密連結,於樹屋內觀想甚至有居高臨下另番旁觀者的領悟。
 
我曾經於青澀叛逆時期,隨不同友伴、事件、心情活動等等成長階段,在那或獨處發呆幻想,或領會、理解、歡愉,這樣的情感價值,是我希望茶席空間應該要擁有的特質,因此將茶屋架高於竹構上,有型而又具穿透性的樣貌設計於是形成。
 
竹結構
初步繪圖建模時,設計了幾種主支撐結構方式,經過實體模型製作研究,並與甘銘源、廖志桓建築師討論後,決定以四組三支直徑12至15公分孟宗竹管組合的方式,將整個竹構四邊頂起,四組支撐腳另以10毫米厚鋼板製作底座連結,這樣的力學構造可達到穩定的支撐,且與設計之初期望的簡潔線條契和。
 
實際結構製作才是挑戰的開始,竹管與竹管相交處須打磨出吻合的蛇口形狀,竹管內插入鏍桿吊帽,並以精確的鑿孔將兩兩相交之竹管鎖定,這樣的工法除了技術還需體力及耐力,期間特別感謝常民居蕭師傅與鐵件製作阿斌的協助。
 
形體表現特色
憑自身對竹子竹片的認知,先將近六百片(後增加至一千片)的竹片拋磨倒角,琉洗除蟲,備妥竹籠材料,再運用傳統竹編技法及類工匠藝能,將竹片作格狀編織,形塑出方形幾何體,透過竹片自身的張力與彈性轉換產生變異,營造自由有機姿態之茶屋實體,以既純粹又露骨的方式,傳達趣味性及在樹林間微風拂面的優雅閒適,感受單純的美好,使茶屋真正成為可與好友相聚,品茗清談,舒暢的心情空間。
 
愛物惜物不浪費
過程中深刻感受取材備料之不易,因此將裁切後之竹管餘料蒐集起來,另行設計組合,製作成茶席桌及座具,茶屋空間與焉完成。(文:張守端)
 
 

作品資料

作品名稱:質數變異的獨白
業    主: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地    點:桃園
用    途:展覽裝置
 
裝    置
設 計 者:張守端
參 與 者:李昀聲、朱宜琇、廖于晴
協力廠商:常民居構築工程有限公司、茂興企業社
 
施    工:蘇子瑄、粘舜、朱宜琇、廖于晴、葉秋誠、張淑芬、林盈潔、林啟鑫、      陳子靖、劉俐欣、樊敏安
 
材    料:孟宗竹、桂竹、金屬、黃藤
 
裝置大小:長7m x 寬2.6m x 高4.1m
 
造    價:新台幣520,000元
 
設 計 時 間: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
施 工 時 間:2020年7月至2020年10月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21年3月號,Vol.306

1945 2021-02-25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Transformer Urban Show Case
中怡設計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建築雜誌2010年10月
Vol.181
5730 2015-03-13
旅行的大洋蔥計畫
大合設計/蕭有志、王揚恩、蔡明穎
台灣建築雜誌2010年10月
Vol.181
5878 2015-03-13
浮雲 Woven Cloud(澳洲)
幼葉林藝術創作工作室、Cave Urban Co.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6月
Vol.237
6517 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