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村文化大院(大陸)


時地建築工作室 台灣建築雜誌2020年12月 Vol.303
2026 2020-11-30
關鍵字 :  公共空間

©直譯建築、存在建築


作品檔案1918

小石村文化大院(大陸)

時地建築工作室

 

在2017年,我們應村書記的邀請對四川彭州小石村進行了一系列的建築設計與整體規劃。初識小石村「既沒有突出的自然景觀資源,同時在文化上也面臨斷層的尷尬,一個曾經因煤礦而興盛,卻也伴隨著地震經濟式微,而陷入人才凋敝和身份失語困境的典型中國式鄉村」。我們看到的是面貌相似的居民點、簡陋的沿街磚混建築,以及空心化的農村社區。經過仔細地對當地自然與人文的考察,我們確定了設計主旨:營造「同在屋檐下」的身份認同,同時讓人們走出來,讓行為發生,從而逐漸孵化出未來的鄉村社區模型。

 

空間的規劃,首先是滿足村民對村子原始地理狀態的運用和公共空間的使用,但同時也會延伸到遊客,串起小石的鄉村漫遊路線。在這條新設計的漫遊路線上,村民的日常動線能覆蓋80%以上。文化大院是小石村的第一個建築實驗,逐步建了五統一、麻餅廠、甜品工廠、文化長廊、岳飛廣場和共享民宿。未來的規劃則會有山野共享廚房、酒坊、一公里博物館、停車場、竹藝館、鄉味坊等。

 

小石村文化大院項目是第一個建築實驗。作為鄉村新型公共空間,持續進行鄉村社區實驗。位於小石村的中心,文化大院包含了日間照料中心、鄉村衛生站、鄉村夜校、健身房、忠孝文化展廳等多重公共功能,正是一個可以塑造理想的公共空間模式的開端。人們開始在檐下喝茶、吃飯、打牌、買賣等等,找回「典型的鄉村生活」。文化大院的設計為例,建築採用川西傳統的大屋頂形式,融合了現代的建築語匯,並延續當地文化傳統,增加社區凝聚力。建築屋頂巧妙地容納了四個庭院,為建築內部提供通風採光,綠色竹林生長其中,與竹材屋頂建築空間交相輝映,生機勃勃。建築材料採用傳統的竹材與水磨石,將傳統民間手工藝融入到建築空間的營造中,為建築增添了一份溫暖的情感。(文:時地建築工作室

 

作品資料

作品名稱:小石村文化大院

業    主:彭州市小石社區居委會

地    點:四川省彭州市小石村(現金城社區)

用    途:社區文化及日間照料中心

              一層/活動室,展廳,理髮,廚房,醫務室

              二層健身房,閱覽室,露台

 

建    築

事 務 所:時地建築工作室

主 持 人:李燁

參 與 者:張苗、王智、岳野、曾憲明、何茜(實習)

監    造:岳野、曾憲明、張尋、楊麗君

結    構:趙靜濤

水電、空調:郭英明

 

室內、景觀:時地建築工作室

 

施    工

建    築:慕圖裝飾股份有限公司+樂融達股份有限公司

水電、空調、景觀:樂融達股份有限公司

室    內:慕圖裝飾股份有限公司+樂融達股份有限公司

 

材    料

外    牆:水刷石(一層及二層外立面)

開    口:木門窗(刷棕色木蠟油)、鋼化玻璃

室    內:水磨石(地面)、白色乳膠漆(牆面,頂棚)、竹子隔斷(二層牆面與頂棚之間)

景    觀:本地青磚(花台,樹池和鋪地)

 

基地面積:625㎡

建築面積:650㎡

樓地板面積:423㎡

層    數:地上二層

 

造    價

建    築:560,000人民幣(CNY)

水    電:139,500人民幣(CNY)

空    調:9,800人民幣(CNY)

室    內:66,300人民幣(CNY)

景    觀:61,200人民幣(CNY)

 

設 計 時 間:2017年6月至2017年9月

施 工 時 間: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20年12月號,Vol.303

2026 2020-11-30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基隆國光客運臨時轉運站
Q-LAB(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10月
Vol.277
6146 2018-10-05
大安老人服務暨日間照顧中心
盧俊廷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10月
Vol.277
14573 2018-10-05
烏鎮劇院(中國)
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
台灣建築雜誌2013年11月
Vol.218
24992 201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