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下臺灣石油石化產業原鄉


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 台灣建築雜誌2019年10月 Vol.289
2601 2019-10-02


作品檔案1831

位於高雄市楠梓區半屏山北麓的中油高雄煉油廠(以下簡稱高廠),前身為「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高雄設施」,係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政府因應南進政策於1943年(昭和18年)興建,是見證二次大戰極為重要的產業遺產。二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手將其重建成為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為台灣戰後石油煉製及石化工業發展之原鄉。但1990年地方居民發起後勁反五輕抗爭運動,注定高廠二十五年後必須關閉的命運。直到2015年熄燈為止,七十二餘年間高廠肩負了台灣經濟發展的火炬,曾走過十大建設與台灣經濟奇蹟,身為台灣石化產業的發祥地對於國內民生工業必然有極大貢獻。


自2018年初起,有鑑於高廠因環保相關規定需快速拆除多座場房與設施,以進行長達二十餘年的汙土整治作業,文化部委託中冶環境造形顧問公司執行「高雄煉油廠產業文化資產調查評估計畫」清查廠內所有產業設施,最終共指認九十二處具文化資產價值者供高雄市文化局進行後續價值評估,期望未來能指定或登錄為文化資產並予以活化再利用。


綜覽高雄煉油廠之產業史脈絡及生產系統,廠內設施可歸納為生產、行政、修造、儲運、公用、其他相關附屬等類別,設施年代橫跨六燃時期(1942-1945)、高廠整建時期(1946-1969)、高廠擴張時期(1970-1989)、高廠五輕時期(1990-2015)四期。七十餘年的產業歷史,造就了北高雄龐大的石化產業聚落。


日本二戰時期因應軍事需求首次將煉油技術帶入台灣,配合左營軍港輸入原油之便又選定高雄興建煉油廠,無論就產業技術史、城市發展史而言高廠皆是台灣珍貴的產業文化遺產;若由世界史觀點,高廠更是見證太平洋戰爭的世界遺產。為保留並傳承台灣石油產業起始地,建議高雄煉油廠應成立台灣第一座「石化博物園區」,同時積極回應後勁居民長期對公園綠地的訴求,土水汙染整治計畫應結合大面積植樹綠化,藉由植物進行自然淨化。期待數十年後,高雄煉油廠仍能延續原有的產業動能,並加入文化動能、生態動能,轉型為北高雄的都市綠肺。

 

作品資料表

作品名稱:高雄煉油廠產業文化資產調查評估計畫
業    主: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地    點:高雄市 楠梓區
用    途:煉油廠

建    築
事 務 所: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
主 持 人:郭中端
協同主持人:堀込憲二、陳啟仁
參 與 者:高綺蔓、林子博、黃芊育、李欣嘉、許經緯、高慧玲、楊慶瑜、張安儂、張敬業、周龍坤、張舜涵、李汝容、林進宗、蔣玉明
監    造:林進宗、解智鈞
顧    問:郭吉清、劉潤渝、林身振、曾梓峰、郭瓊瑩、陳育貞、渡邊邦夫、藤原惠洋、賴榮一

研究面積:逾200公頃

設 計 時 間: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19年10月號,Vol.289)
 

2601 2019-10-02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基隆國光客運臨時轉運站
Q-LAB(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10月
Vol.277
6071 2018-10-05
大安老人服務暨日間照顧中心
盧俊廷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10月
Vol.277
14475 2018-10-05
烏鎮劇院(中國)
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
台灣建築雜誌2013年11月
Vol.218
24866 201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