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k 20|20(荷蘭)


William McDonough+Partners 台灣建築雜誌2019年8月 Vol.287
2968 2019-08-01


作品檔案1812


Park 20|20(荷蘭)
William McDonough+Partners

早在21世紀早期,荷蘭成為了從搖籃到搖籃設計的先鋒擁護者。通過各種媒體在全國大量推廣,這個概念被融入到荷蘭不同行業和實踐之中。大量在材料開發、金融、工程和技術等領域上創新和實驗有關可循環思維的方法,荷蘭理所當然地是近十年間引領循環經濟在行業內過渡的領先者。作為首批在城市規模上實踐從搖籃到搖籃和循環經濟理念的項目是位於阿姆斯特丹南部、距史基浦機場僅二十分鐘路程的一個名為Park 20|20的綜合開發項目。其已持續被開發了十餘年,這個佔地91,200平方米的項目不僅採用了循環設計策略和安全材料去確保人類和生態的健康,還開展了一個創新的整合發展過程:過程鞏固了各個社團和利益相關者的關係,保證了項目成功的重要先決條件。
受到由從搖籃到搖籃出發的荷蘭紀錄片「垃圾等於食物」所啟發,Delta Development的首席執行官Coert Zachariasse在2007年接洽WM+P並提出這一項大型綜合項目的開發。他期望這一項目能為世界帶來積極的影響。當WM+P在2007年開始總體規劃的時候,我們可以借鑒的例子實在是為數不多,尤其是和團隊採用的這個從搖籃到搖籃思維相關的大型設計例子更是極為小數。雖然WM+P一直將其從搖籃到搖籃原則和循環設計策略應用於以往與Nike、IBM和Herman Miller等項目上,Park 20|20卻將會是從搖籃到搖籃設計框架下的第一個大型城市規模項目。為此,WM + P在規劃的一開始開展了一個遠景研討會以吸引和培訓Delta Development中不熟悉從搖籃到搖籃原則的開發人員、工程師和承包商等利益相關者。在建立共同目標和價值的前提下,WM+P引領團隊把項目帶往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令項目可以因應資源和技術的推進而不斷改良。現在被視為一個全面閉環設計的典範,Park 20 | 20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實現了再生材料的循環,同時促進了項目對經濟、生態和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19年8月號,Vol.287)

2968 2019-08-01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基隆國光客運臨時轉運站
Q-LAB(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10月
Vol.277
6071 2018-10-05
大安老人服務暨日間照顧中心
盧俊廷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10月
Vol.277
14474 2018-10-05
烏鎮劇院(中國)
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
台灣建築雜誌2013年11月
Vol.218
24866 201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