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岸佛堂(中國)


建築營設計工作室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3月 Vol.270
3723 2018-03-08
關鍵字 :  公共空間


作品檔案1654

水岸佛堂(中國)
建築營設計工作室
攝影:王寧、金偉琦

  這是一個供人參佛、靜思、冥想的場所,同時也可以滿足個人的生活起居。建築的選址在一條河畔的樹林下。這裡沿著河面有一塊土丘,背後是廣闊的田野和零星的蔬菜大棚。設計從建築與自然的關聯入手,利用覆土的方式讓建築隱於土丘之下並以流動的內部空間彰顯出自然的神性氣質,塑造樹、水、佛、人共存並具有感受力的場所。
 
  為了將河畔樹木完好的保留下來,建築平面小心翼翼的避開所有的樹幹位置,它的形狀也像分叉的樹枝一樣伸展在原有樹林之下。依靠南北與沿河面的兩條軸線,建築內部產生出五個分隔而又連續一體的空間。五個「分叉」代表了出入、參佛、飲茶、起居、衛浴五種不同的空間,共同構成漫步式的行為體驗。建築始終與樹和自然景觀保持著親密關係。出入口正對著兩棵樹,人從樹下經由一條狹窄的通道緩緩的走入建築之內;佛龕背牆面水,天光與樹影通過佛龕頂部的天窗沿著弧形牆面柔和的灑入室內,渲染佛祖的光輝;茶室向遍植荷花的水面完全開敞,幾棵樹分居左右成為庭院的一部分,創造品茶與觀景的樂趣;休息室與建築其他部分由一個竹庭院分隔,讓起居活動伴隨著一天時光的變化。建築物整體覆土成為土地的延伸,成為樹蔭之下一座可以被使用的「山丘」。
 
  與自然的關係進一步延伸至材料層面。建築牆面與屋頂採用混凝土整體澆築,一次成型。混凝土範本由三公分寬的松木條拼合而成,自然的木紋與豎向的線性肌理被刻印在室內介面,讓冰冷的混凝土材料產生柔和、溫暖的感受。固定傢俱也是由木條板定制的,灰色的木質紋理與混凝土牆產生一些微差。室內地面採用光滑的水磨石材,表面有細細的石子紋路,將外界的自然景色映射進室內。室外地面則由白色鵝卵石漿砌而成,內與外產生觸感的變化。所有門窗均為實木門窗,以體現自然的材料質感。禪宗講究順應自然,並成為自然的一部分。這同樣也是這個空間設計的追求—利用空間、結構、材料激發身體的感知,人與建築都能在一個平常的鄉村風景之中重新發現自然的魅力,與自然共生。(文:韓文強)

作品資料 

作品名稱:水岸佛堂
地    點:河北 唐山
用    途:宗教建築
 
建    築
事 務 所:建築營設計工作室
主 持 人:韓文强
參 與 者:姜兆、李曉明
結    構:張富華
水    電:鄭寶偉
室    內:建築營設計工作室
 
基地面積:500㎡ 
建築面積:169㎡ 
層    數:地上一層
 
設計時間:2015年4月至2015年8月
施工時間: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18年3月號,Vol.270)

 

3723 2018-03-08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基隆國光客運臨時轉運站
Q-LAB(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10月
Vol.277
6701 2018-10-05
大安老人服務暨日間照顧中心
盧俊廷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10月
Vol.277
15499 2018-10-05
烏鎮劇院(中國)
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
台灣建築雜誌2013年11月
Vol.218
26185 201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