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G大石館EMG Stone Gallery(中國)
源計劃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6月 Vol.251
作品檔案1441
EMG大石館-廣州紅磚廠文化創意區(中國)
EMG Stone Gallery-Red Factory Cultural Zone, Guangzhou, China
源計劃(建築)工作室O-office Architects
攝影:林力勤
廣州標本A Guangzhou Specimen
廣州鷹金錢罐頭廠屬於城市眾多工業遺址之一,坐落廣州珠江北岸,與琶洲島上的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隔江相望三十九號廠房是整個廠區現存建築中歷史最久遠的一幢。這幢單層的裝配式廠房建造於上世紀六零年代末期,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獨立柱加上預製的梁板結構。樑柱間填充磚牆作維護結構,外表塗刷的是那個時代典型的黃泥灰,一切都按最經濟的原則建造。有意思的是廠房屋面的預製肋拱板有一點五米寬、六米跨,相互連接支承在六米開間的梁上,建構過程清晰地反映在建築外觀上。帶有雨水沖刷斑跡的外牆上仍然顯眼的工業標語及閘外幾棵與廠區年齡相仿的老樹相互映襯,在南方盛夏的陽光下顯得異常強烈。三十九號廠房「遺址」的在場和建構無不投射著計劃經濟年代的集體化工業情懷。
與廠房粗曠殘舊的外表相反,「遺址」的場所精神和歷史感是脆弱的,需要被耐心體察和傾聽。盲目的設計和改造極有可能成為新的暴力,與拆除一樣具有不可逆的破壞力。對設計而言,新的機能和系統必須被小心地植入原有工業建構體系當中,與「遺址」空間銜接、對話,讓新的城市標本記刻城市記憶的同時融入新參與者的思考和憧憬。
項目業主是與設計師有長久合作傳統的石材企業EMG,他們同樣希望三十九號廠房成為企業的實驗性平臺把以往的純商業運作提升為以文化傳播為中心的多元化機制,以提升企業品牌的社會影響力。EMG大石館因此在設計定位上被定義為一個公眾自由參與的Salon,一個匯聚設計文化的Loft和一個展示石材藝術的Museum,公共參與性的介入是空間設計的主線。
設計開始於對原有場地和建築的解讀,我們根據建築的建構形態界定了一個「十」字形公共區間,南北連接建築的前後庭院,東西則縱向貫穿整個廠房空間,使公共參與可以滲透至建築每一個柱跨區間。公共十字區間的介入恰當地強化了原有建築的空間特徵—一使東西向中間的高跨空間成為大石館公共軸,成為活動、交流和展示的重要介面。而被原有結構柱網分隔成的六米見方的邊跨空間自然成為展示石材產品的個體區間。公共參與空間和個體展示空間兩者的相互穿透構成了大石館內部的空間機制。
為了解決大石館對外和對內、展示與接洽之間的關係,我們在「十」字形公共區間主入口通道上方植入了一個內發光、同樣是十字形的辦公夾層,懸浮於場館當中。十字形夾層的植入不僅在水準向和豎向區分了大石館的使用功能,夾層的西側是公共展示區,東側是VIP展廳,十字夾層之上是大石館的內部辦公區,下方是入口接待區,而且在不干擾原建築建構邏輯的基礎上以一種漂浮的姿態引入一系列全新的企業和社會機能。建築場地北側主入口西側有一幢荒廢的機械房,它給大石館提供了一個庇護的區間,我們利用這個區間作為展廳的咖啡角。
建築以外的場地幾乎不被觸及,除了引導公眾參與的「十」字形混凝土區間從大石館的主入口延伸至廠區道路邊緣,與前院的幾株老樹的生長地發生某種趣味的碰撞。一扇五米寬的黑色鋼鐵大推門上標示了場館的主入口。室內外的用材以更精確的方式延續著「遺址」建築的工業原味,所有植入建築內部的新空間機能,包括功能性方體和展示性牆面,均採取並置的方式獨立于原建築的建構體系之外,並與之相互對話。所有石材展品(包括產品)都採取公共藝術的方式按照空間展示的邏輯佈置在廠房「遺址」的空間和場地之中,上億年的自然地質進化被包融進我們的建築「標本」之中!
作品資料
作品名稱:EMG大石館EMG Stone Gallery
業 主:雅倫格石材有限公司
地 點:中國,廣州紅磚廠文化創意區
用 途:藝術展示
建 築
事 務 所:源計劃(建築)工作室 O-office Architects
主 持 人:何健翔、蔣瀅
參 與 者:董京宇、胡雲秋、戴家明
結 構:宛樹旗
基地面積:1,970㎡
建築面積:1,270㎡
造 價
建 築:新台幣6,500,000元
設計時間:2009年4月至2009年7月
施工時間: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16年8月號,Vol.251)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熱門首選
HOT
10695
8134
7478
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