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18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3年11月 Vol.218
3362 2015-04-16
關鍵字 : 

封面繪圖:姚仁喜(烏鎮劇院)


 

編輯室手記

 

新聞

新聞延伸」充滿洞隙的雲   藤本壯介的蛇形藝廊夏季展館/楊思勤

 

作品檔案1172」烏鎮劇院(中國)/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會元設計諮詢(上海)有限公司

評論」並蒂與變臉/吳光庭

 

作品檔案1173」江差旅庭 群來~Kuki(日本)/株式会社Nakayama Architects

作品檔案1174」五峰旗風景特定區景觀公廁/常式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175」龍潭湖風景特定區景觀公廁/常式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176」花蓮豐山國小幼稚園/嵩澤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177」前鎮之星─高雄市凱旋自行車橋/張瑪龍建築師事務所、居夏設計、德司丹聖國際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作品檔案1178」光之樹╴中壢市觀光夜市三里集會所增建工程/CTLU_盧俊廷建築師事務所+邱彥誌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179」東華大學學生宿舍/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評論」烏托邦與商業城/黃冠智

作品檔案1180」僑光科技大學多功能休閒運動中心/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論述」草圖─看見建築的一種方式(Drawing is seeing)─以「毓繡美術館」為例/廖偉立

論述」現代建築與社會意識/孫全文


   
專欄」記「邁向七十─成大建築系學生暨系友作品特展」/傅朝卿

台灣的地方」公民社會下的廣場/陳其澎

 


編輯室手記

 

時序更替在目前季節表現得尤其清晰,每個人對於冷熱感受的差異也格外顯露,路上行人的衣著範圍在全年裡,少有像現在這麼寬廣的,從吊衫短褲拖鞋到毛衣圍巾長靴都有人同時穿著,並肩在你面前擦身而過,卻毫不為怪,可說是一年最有趣的時刻。一樣的溫度,相同的溫度變化程度,卻引起如許大的反應差異,人要組成社會和組成起來的社會之複雜可推而知。

本期報導的首件作品為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新作─烏鎮劇院。在這個以極具中國文人色彩「並蒂蓮」為隱喻,繁盛豪貴中又帶著說不出的細膩雅緻的劇院設計背後,似乎有著許多條件的聚合才能完成,而這些條件常是相互衝突的,因此如何在這些衝突中求得平衡,是隱藏在設計表現背後的重要成功因素。例如,比較起被暱稱為「水煮蛋」的中國國家大劇院對於北京都市特色的毀滅性破壞,烏鎮劇院是謙遜和自持的,除了量體和外牆材料上的蓄意壓抑外,利用水池發揮的既斷又續效果,不斷突出了劇院自身的獨特性,但又不至於僭越環境涵構,是非常高明的。然而,這樣的巧思想要融入當地是否能克服它自身因異質帶來的反當地性格,還有待觀察。其異質來自這個大型劇院program,並非衍生自當地生活,而是為造就文化遺產觀光而被外加的。外加並非意味著必然異化,但是從許多經驗來看,縱使在最理想的情況下,這還是需要花費相當的時間和精神,才能讓這個融入真實達成。

本期第二件「江差旅庭 群來~Kuki」,是由日本建築師中山眞琴自行投稿的作品,設計上也是非常優秀。中山為北海道著名建築師,工作基地在札幌,年近不惑的他曾在國際間獲得多種獎項。這個在江差新建的溫泉旅館,雖然規模不大,但其設計運用三角型基地產生大膽出人意表配置,空間上卻樸素空淨,少有誇飾,並嘗試多種方式曲徑通幽,加上材料巧妙使用讓戶外粗獷和室內細緻形成強烈對比,整體空間令人印象深刻。張匡逸(常式)的兩件公廁,也是突破常規之作,其從自然發想和亟思與環境景觀融合的努力,使得其設計帶有一種台灣建築師較少有的抒情個性,是非常值得鼓勵的。而郭仁輝(嵩澤)在花蓮設計的「豐山國小幼稚園」,在極低的工程預算下巧妙地使用清水混凝土,讓這建築不但可與環境自然接合,並產生有張力效果的空間,也是難得的嘗試。

「前鎮之星」自行車橋則是新秀建築師王煦中和資深建築師張瑪龍的合力之作,設計表現相當成熟,前後一氣呵成,少有滯礙感。他們兩人合作設計人行橋已有一段時間,其成果有目共睹,是提升高雄朝向高品質城市空間重要推手。而盧俊廷在「光之樹」中的表現,也值得注意。這亦是工程預算不高的案子,面對原來平庸乏味的集會所,建築師集中精神,試著連續公園樹林轉變為立面,創造出一種自然人工之間相互穿透的關係,是很不錯的嘗試,雖然還是稍嫌喧譁。而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兩組校園建築:東華大學學生宿舍和僑光科大休閒運動中心,也是值得借鏡的。境向在校園建築上頗有經驗,尤其台大博雅館可說是近來年台灣校園建築的佳作。本期這兩組校園建築,可能限於某些因素,雖不若博雅館變化緊湊動人,但其配置關係上之調和與尺度拿捏合宜,仍顯其功力。

文章方面,吳光庭對於烏鎮劇院和黃冠智對於境向校園建築的評論,是本期切不可錯過的文章。吳老師從親身參訪體驗出發,不但論及建築與都市關係,亦兼顧文化社會關係批評,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思辨角度。就如吳光庭將烏鎮劇院放入脈絡和蘭陽博物館與農禪寺一起察看一般,黃冠智也是將東華宿舍和僑光運動中心放入境向一系列校園建築中,進行比較分析,其觀點和評論方法都值得讀者參考。本刊倫敦特約編輯楊思勤,以「充滿洞隙的雲」為將行閉幕的蛇形藝廊夏季展館所作的報導,和廖偉立以自身設計毓繡美術館的經驗來論述「草圖」在創作上的意義,是兩篇可以前後相互對照閱讀的文章。而孫全文教授為我們重新梳理現代建築與社會意識之間的關係,語重心長,提醒建築師設計創作的根本意旨,當然不能不讀。最後,陳其澎「台灣的地方」帶我們走入時間長廊回看「廣場」,這個公民社會不可或缺的空間元素,宛如重新回顧台灣民主運動。陳教授為本刊寫作「台灣的地方」專欄三年,至此告一段落。這專欄讓我們重新認識日常空間的不尋常,並回應地方之所以為地方的意義,至為重要,謹代表本刊和讀者奉上無比謝意。


3362 2015-04-16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慈林新館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7月
Vol.238
20150 2015-07-06
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44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6年1月
Vol.244
11875 2016-01-04
Four Seasons.台大
英屬維京群島商唐宋國際建設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胡永復建築師事務所、協定設計
15187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