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大評圖


2015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小嶋一浩│小野田泰明│賴啟健│王維仁│張淑征│楊家凱
13972 2015-10-08
關鍵字 :  活動報導

 

2015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2015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大評圖

評  圖  人:小嶋一浩/CAt合夥人、橫濱國立大學建築都市學院教授
                  小野田泰明/東北大學研究所工學研究科都市‧建築學專攻教授
                  賴啟健/建築歷史研究員
                  王維仁/香港大學建築系教授、系主任
                  張淑征/十一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楊家凱/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協同主持建築師
主  持  人:吳光庭/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發  表  人:劉貞吟/實踐大學
                  郭孟芙/淡江大學
                  飯田貴大/東京電機大學
                  陳景翔/新加坡國立大學
                  陳葳/成功大學
                  許可/淡江大學
                  林念穎/淡江大學
                  吳卓昊/成功大學
                  呂威穎/成功大學
                  鍾良錚/成功大學
                  方冠穎/成功大學
時        間:2015年8月9日
地        點:羅東文化工場
翻        譯:李貞慧、林信帆
紀錄整理:王俊雄、謝耕宇、王沐森
攝        影:謝耕宇

 

吳光庭:很高興可以來參與大評圖的活動.每一個人有十分鐘上台說明的時間,今天人很多,也希望每一位同學都可以很清楚地說明作品內容,讓說明能夠生動一點,讓大家可以瞭解。

 

發表人/劉貞吟
作    品/時間的形狀

 

小野田泰明:我非常推薦這件作品,因為我的父親也是鑄造的工匠。現在我的工作是非常理性的工作,而我父親所做的鑄造工作,手總是黑黑的,所以我很感動看到這件作品,因為我知道這兩件事情都是非常困難的,而這學生卻能非常巧妙地結合,非常謝謝妳。但這個作品在成為建築時,到底會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況,我目前看不出來,這是我個人理性的部分所提出的質問。

劉貞吟:地熱所產生的溫泉,透過我一些使用材料上的動作,去描繪地景跟呈現當下這條步道的經驗,我希望把材料帶入這個基地,設計作為地景空間的一個背景,這個背景也因為我所使用的材料,會讓人家意識、讀到的一些地景知識,透過設計回到知識。

王維仁:妳是用步道一圈去展示這個火山區的地景歷史。其實我非常欣賞妳在實驗這些材料的時候表現出來的一種材料的詩意、或者是藝術感,但這有一個清楚的論述嗎?還是說這是一個哲學的問題?我們在思考時間怎麼樣用形狀來表達。還是說這是一個比較科學的問題?因為妳後來很清楚地分析了這個火山區地質的情況,彰顯了地質生態的一種真實狀態。其實我覺得妳的基地本身就回答了妳的命題,就是「時間的形狀」。因此當妳加入另外一個事情,就是妳個人對木頭和鋁的關係這樣的材料時,很不相關的材料但是很漂亮;設計了一個步道,這個步道裡面用了木頭的材料,然後這個木頭的材料怎麼樣跟鋁,熔解或著鑄鋁,結合在一起,步道跟環境很配合,更重要的是它彰顯了跟原來的地質本身就在講時間的歷史,但妳的木頭質感跟材感跟它燒焦的感覺跟時間跟歷史跟火山的關聯性不是那麼清楚。

賴啟健:我同意王老師的說法,不過妳基地還有另外一個因素,地跟燒,要如何去放大實驗,用泥土用什麼的這些因素。因為當妳蓋好之後,它還是會繼續變化,妳應該去想像它之後的東西,靠著建構的東西繼續去測量一些時間跟地形的變化,善用一部分的地形去做的話會比較成功一點。

劉貞吟:我當初在做削木頭的動作的時候,我認為是在減弱木頭本身的結構力,就像這個模型我一開始把它切成四個等份的時候,我期望經過我的動作讓它鑄入之後,我切割的方向改變讓它將四個木頭可以結合起來。我是有在思考這材料跟鋁有某種程度的結構參與。在嘗試跟這根柱子的時候,這些柱子也因為我的切削分成兩半,在鋁進入之後能夠輔助這根木頭原本被我削到脆弱的地方。

小嶋一浩:聽了聽,我覺得好像被妳說服了,妳要講得更有自信一點。這作品外表看起來很酷,可是我不知道整體要怎麼聯繫,我現在看還是覺得很謎啊,我還是必須要聽妳的內容去想,才能有點了解說這作品怎麼構思出來,這個作品看來看去就是一個謎,或許也是這個作品很強烈的一個要素吧。

 

 

發表人/郭孟芙
作    品/地心觀測─感知的量測與介入

 

楊家凱:這案子讓建築成為一個量測的系統,最有趣的地方是當你進入地底下的時候,沒有深度感,深度被模糊化,因為不是靠指標,而回到一個最純粹的狀態,跟我們身體的感知做一個交互的溝通,因此我們可以回歸到最原始的感知。這project的野心非常大,因為妳把很多的reference都抽掉,注入一個量測的新standard,讓整件事情回到最純粹的建築最難表達的一個部分,這是非常大的挑戰。

張淑征:我的看法很不一樣,這個project講的是地熱,用的language是霧氣還有濕度,當一個listener來聽這個story的時候,我覺得超級無感,因為妳整個project premise都是憑感覺,平面圖是憑感覺、剖面是憑感覺、整個地熱怎麼發電都是憑感覺,但這感覺卻只是用講的,沒有氛圍的圖象及透視圖來表達,也沒有technical的出發點有來對應。為什麼不好好地發揮這個霧、這個濕度怎麼被測量,然後跟人很直接的關係,而這地熱不是只用眼睛看的。妳是有很多potential可以去做,但就我看來沒有做到。這個project在我看來就是很dry。

郭孟芙:這個案子最難的就是我要把理性的東西講得很清楚,還是把感性的東西講得很細緻,我覺得兩者都是重要的,花的時間比較多的是要怎麼樣work可以把感受傳達給大家,我畫很多圖表什麼會發生什麼不會發生,那個表格比較難一看就感覺到,最後也是那地方做得比較不足,但是在做的時候每一個空間都有想到該是怎樣的感覺。

賴啟健:其實妳可以把它分析為上下的較理性的過程,這樣會比較清楚一點,就是控制空氣、熱、水流,理性與感性並進,物質的控制跟時間的關係,去處理不同的元素。

小嶋一浩:這是一個滿有魅力的簡報,我比較在意的是,地熱還有蒸氣,這個案子有它獨特的要素。剖面圖我覺得很好、平面圖也很好,我覺得妳要把這兩個當作是一個標的來創造出東西,這樣看起來才像一個建築,因為目前看起來不太像一個建築。

小野田泰明:我瞭解妳非常地努力要把地形的因素導入,但欠缺了外觀的要素也就是跟內外的糾葛當中,每個空間到底是什麼樣的連續關係,雖然看得到,但是妳的說明的確是不夠的,而且我們也很難瞭解,如果有這一方面的說明,我們會比較瞭解。

 

 


發表人/飯田貴大
作    品/杣之鄉閣

 

賴啟健:你所關注的問題很好,但建立了一個象徵性的建築是否就能夠帶動出振興產業的效果?第二,你的木造建築其實是一個混合體系,傳統帶有現代性,傳統的部分在哪裡?建築物是否必須要建得那麼高,是不是真的要做一個標誌,去媲美城市高樓大廈的美感?

王維仁:你的解說、整個邏輯非常清楚,值得大家學習。現在建築專業面臨一個整體的危機,學了這麼多知識以後卻受制於業主,不管是政府官員或是地產業者,現在是我們必須學會如何透過畫圖來做創造性的思惟跟行動。
有兩個建議。第一是木構造建築的tectonics,這個案子邏輯不清楚。第二,這案子功能的邏輯,應該是產業結合觀光、產業的邏輯等,觀光上的邏輯是怎麼樣、怎樣上去茶室、怎樣讓人進到第幾層然後去體驗與木匠學習…,這些在建築中運用並不清楚。外型有一種複雜的感覺,鄉愁的美又不現代,好像你把傳統的日本房子分成幾塊,有一種神祕美感,但卻不曉得你的意圖。

飯田貴大:為什麼我用一個不合傳統的設計?在我的設計調查中去了很多林業的地方,日本傳統的建築無法表達出林業工作者最真實的工作場域感受性,如果能夠導入一些他們常用的形狀,我們也可以讓觀光者瞭解他們工作的實際情況。

張淑征:這位同學的案子很棒,想得非常地完整。我可以深刻體會你想講的林業crisis,但是好像悲觀了一點,你的建築語言卻是steam punk style的新加舊然後很隨性haphazard的表現,但我會覺得整體構造設計缺少了創新。你的概念很棒,思考的動線很棒。我本身是加拿大人,加拿大對於木頭的結構是很厲害而且是世界領先的,目前甚至還有用木構造蓋出二十層高樓的proposal,如果你想要將林業發揚光大,或許你可以想像一個木結構的創新思惟注入原有產業,一個非常代表日本的新型態木結構的方式,那你的案子就會是完美的。希望你以一個建築師的角度去推動多層的改變。

小野田:謝謝各位老師的講評,你們提出了非常重要的觀點,他在日本一決定賽中獲獎,但是並沒有得到第一名,就是剛剛張老師提到的結構,還不夠成熟還無法傳達出一個訊息,但是他所嘗試的方式或是用這樣的創意去改變,有掌握到議題卻沒有掌握到確切的方法和精隨。來到海外,被講到一樣的問題,所以我希望你好好地記住每一位老師的觀點跟講評,然後好好地努力。

 

 


發表人/陳景翔
作    品/布朗合作社:談論武吉布朗存在中的缺塊

 

張淑征:有趣的案子,我覺得整個概念層次很豐富,當中也有對一些政治的批評我覺得很好。只是我很好奇,回到武吉布朗那些最重要的事件、那個英雄的墳墓、那個記憶去了哪裡?我覺得你的建築design有點偉大到忽略了最重要的出發點。深刻的歷史記憶被巨大的建築操作模式隱藏起來、看不見了,讓我覺得非常可惜。你有一點很棒就是把那些墓地挖掘出來的土做成碗盤,讓人可以使用及體驗。

楊家凱:我想問新加坡是否有地震的問題,如果沒有你可以很瘋狂地去做,你可以更善用空間地景之間的空間體驗跟建築的關係去構造,去發展人跟土地跟磚塊的scale關係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整件事情其實有點太紀念性了,你可以跟landscape這東西更緊密一點,整件系統更密合。

陳景翔:要批評需要兩種的內涵,在表面上不反對政府,政府就是不需要看到墳場有什麼意識在這個地方。再來,商業的合作是表面上的,不是很明顯或很直接,那些知道的人就會知道那碗跟盤的意義。

小野田泰明:你的arch是獨立的是單獨的,arch當然單獨也可以用,但連續使用的話構成面會有很多弧線的可能。在你的計畫當中為什麼只是把arch單純地當作一個裝飾品?我覺得這個計畫其實是可以再追求一個更美的層次的。

 

 

發表人/陳葳
作    品/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Map

 

小嶋一浩:非常棒的發表,模型具體表現出來的東西讓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事實上記憶重要的不是外來的人怎麼想,而是實際在高雄生活的人們的記憶,由這個觀點來看模型,就會變成不一樣的層面。
妳做的東西可能要住在高雄的人才能了解,那實際住在高雄的人看到這樣子一個模型跟創意發想,不知道他們會怎麼想?如果妳的創意發想能夠在我熟悉的城市的話,那我真的非常期待。訓練這個方法對於畢業生來講真的非常重要,這一點我給予很高的評價。

楊家凱:我非常喜歡妳的案子,我覺得這個案子是一個私人的地圖過渡化的過程,這個地圖是可以一直被改變的狀態,換言之它是對時間剖面做高雄地景的一個展示、也是一個策展、或者是一個人的私密記憶…因為妳是用第一人稱「我」去談這道牆,所以應該有很多不同的「妳」在詮釋這個牆壁,那它就是持續不斷的過程。

王維仁:這是非常好的project、非常有趣的立面。我相信在高雄的城市發展裡面,它還留下來,具有相當意義,它是一個城市的artifact,問題是我們怎麼去詮釋、彰顯這個意義,就好像過去歷史同時對未來的生活產生啟發。妳在講高雄的歷史,但我只看到一個階段的歷史,我還讀不到過去高雄其他的階段歷史。最後,還是社會一點,這些如果做成有用的東西不是挺好的嗎?種幾棵樹可以休息,在這裡面又還有一點高雄的記憶、工業記憶。
我覺得妳mapping疊圖的過程非常好,顯示妳在專業菁英的建築訓練裡面高度地成熟。

賴啟健:這其實是一個比較theoretical的東西實踐,我非常欣賞這件事。妳的透視是一段直線,直線變成平面的那一段我還不大看得到。我也非常欣賞這個project從下而上描述歷史,from the ground而不是大觀點,所以每一個人所描述的歷史在這結構裡面有一個地位。

張淑征:很棒的案子,我非常喜歡。這個案子代表了很大的勇氣,妳找了一個建築外在的東西、本身不被認為是建築的構件,妳找到這個building as found object,把它轉換成一個在地、活潑又近乎自成、卻又無硬體拘束的都會體驗。如果妳用很建築的操作手法比較強勢地做下去,一定會很失敗。妳其實用了一個非常不建築的方式來設計這個東西,反而到最後所有的零件、元素,都組成了一個非常有texture and energy的urban form。

 

 

發表人/許可
作    品/城市墓園:凝視生命的城市場域

 

賴啟健:我非常欣賞。第一個問題,那條線其實是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設計,不一定要這個角度?或者是反過來,為什麼一定要把它做成一條直線?一條線的時候,相關的傳統又變成怎麼樣的情形?比如說新年進行傳統儀式等。

許可:為什麼要用軸線?我在面對這麼大基地的時候,其實有點無從下手,因為原本土葬墓這件事情,接近亂無章法的形式在這古蹟上面發生。我發現要做一個很大的動作,重新去建構這片土地的紋理之後,才有辦法將城市的生活真正跟墓這件事情被發生。也許這是一個可能很暴力、直接的動作,但是它其實可以達到我希望可以被討論的效果。
我必須承認在傳統文化這方面的回應不是那麼地充足,但這些空間都是我研究原本土葬墓空間的元素重新經過我自己的詮釋後去轉化的。

小野田泰明:非常好的發表。這是談論生死觀非常重要的專案,妳的生死觀源自於哪裡呢?台灣人建墓的觀念是,人死後其實還是存在的,所以要造一個給亡者的社區。但是妳把這些墓分成家族墓、個人墓、還有無主墓,很清楚地分類,這跟傳統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樣的,亡者真的可以利用妳所謂的橋來串連這些情感嗎?

許可:會去做這樣的設計其實是因為我對於死亡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我認為死亡不應該用這麼悲觀的形式被呈現,按照我們的生活經驗,那些空間帶給我們的經驗是比較悲傷、感到畏懼的,但我希望它被改變成更能夠讓我們去接近它的狀態。
在整個軸線的部分,當祭拜時,可能會透過更多…比如說這個方向的穿透進入這個墓當中。這個橋等於是整個序列上的一些節點,同時也是經歷到的空間經驗的一部分。

王維仁:妳能不能接受最後那些塔可能就不是那個樣子了?要不就是政府找一個建築師把所有的墓塔都設計完了,或者是最後一個家族或是很多墓蓋得時候就會…可能出來的幾個塔都是寶塔。我個人認為就算最後出來是好幾個寶塔,我也覺得是一個很好的project,因為妳把樹種起來了,然後把墓地改變了。
再下來還有一些問題,比如說現在的社會學跟陰間的社會學。比如說無主墓我就不太贊成另外給他們設一個地方,清明掃墓也會拜一些無主墓這表示我們社會的寬容性,所以如果是公墓的話,每一個塔都放一些無主墓,不要分得那麼清楚,我想陰間的人也會覺得是一個好社會。
最後是說,怎麼樣讓它跟周邊鄰里的social fabric能夠結合在一起。比如說我們在日本看到很多墓園,它是跟廟在一起的,這個共生關係非常好。我們用什麼元素還是什麼東西,把它帶進這個墓園來,使它跟旁邊的社會組織有一種關係,我希望看到妳有更多的嘗試。

 

 

發表人/林念穎
作    品/慢慢醒來的早餐店

 


小野田泰明:這是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融入在日常生活當中,有一個明顯的角度出現。有一個問題是,這是虛幻的,如果從虛幻的角度來看的話,我們會希望真的有這東西,可是在妳心目當中、社會當中,這樣的作品是想要在實際生活當中,還是作一個虛構的世界?

林念穎:我有聽很多人跟我講過這件事情,做完設計的時候,我從來沒有想過它會是真的可以實踐的。我是一個比較悲觀的人,所以我覺得它還是虛幻的可能會比較美,如果真的被用一個比較實際的方向去看的話,會喪失最純真看這個作品的心情。

小野田泰明:如果它是虛構的話,這個虛構的東西是要烏托邦呢?還是妳對這個以早餐為中心的日常生活有一個中心的意見嗎?還是對現代社會的一種批評?

林念穎:是想要對現代社會的一種批評。這個設計裡面有很多建築操作手法上,跳脫一般人思惟的使用,其實是可以讓大家看見更多建築元素上面創作的可能性。

小嶋一浩:妳的簡報非常地好。我很少看到有人這樣組裝的,是我至今沒有看過類型的簡報。看了這個作品讓我想起倫敦Sir John Soane's Museum,是John Soane為自己做的一個房子,跟這個社會沒有任何連結就創造出來,變成很有一種真實感,這在建築世界是有的,這也是建築世界一個很好的可能性,他的作品讓我有這樣的感想,妳的作品也有。
妳的模型非常獨特,所以妳在想什麼才能做出這樣獨特的東西呢?首先我們要從模型來觀測妳的想法,這樣不可思議的感覺,如果是一般這樣想法順序的話,可能沒有辦法創造這樣獨特的空間。妳是考量到早餐才有這樣的一個創意發想,所以在這個社區當中,每個東西都是分散的、但是它們又互相重疊,這個空間的組合在妳的作品當中全部都可以看出來。先看到空間,然後去找理由,才會發現故事。這樣一個創意發想的流程、順序我覺得是非常有趣、非常好的觀點。

王維仁:其中我特別喜歡妳用卡紙板做的模型,它又是平面、又是立面、可以打開,是一個故事的空間在時間裡面transformation變化,妳的建築大概也有這樣的意思。
我覺得也許妳開始於早餐,但事實上妳的野心或專注力也不在早餐,已經脫離了早餐,事實上是整天日常生活的展開了。我覺得妳要對這個事情有所交待,而不是又結束於一個早餐,也許開始於早餐,事實上最後開始於妳對於每天日常生活空間跟時間在轉換的過程,變成一個住宅、博物館、或什麼。以誠品作例子,誠品是書店但事實上是shopping mall,妳開始於早餐但事實上是shopping mall也可以是真的,作為一個建築師,妳怎麼把它變成真實的時候,跟妳原來的初衷、怎麼重新詮釋它,這個是妳長大以後要面臨的問題。

楊家凱:我非常喜歡這個案子。所有的建築都可以用科學來驗證理性的部分,但整個案子去探討subconscious,就是利用早餐店談潛意識的建築可能的狀態…妳的project可以是真的,要更有信心,它可以是作一個建築的形態被討論的。

賴啟健:我一直想到一個字intertextuality,就是說妳看著一個東西可以看到什麼,這個是建築師非常重要的元素,在建築裡很多東西都是text:音樂、地圖、建築本身也是,這個intertextuality穿梭在不同text的空間,能夠產生的一些可能性。妳選擇用一個concept,雖然是講述一個五彩繽紛的故事,可是選擇了用單色,就是monochrome又更加呈現intertextuality的氣質。

張淑征:我的觀點跟在座的每一位可能非常不一樣(笑),我個人覺得這project呈現出來我們都覺得很迷人的模型,其實是因為我們身為一個建築師永遠都在找那個…不是很意識中去設計、不是一個grand master做出來的都會裡面很有機、很細緻的tenuous relationships。這些都市的現象是經過時間堆疊出來,所產生的urban effects對我來講是很美的,是一直在追求的東西。但其實這project整個都市現象的story是非常romantic and cute,甚至在「裝可愛」。這個project看似把都市現象做成很不經意的空間經驗,但整體論述卻是非常非常刻意地編出來的橋段,在某一種程度上是非常地不誠實的。如果要感受到一個比較都會vs.人為的情況的時候,真正要回歸到一個空間怎麼被占用、被轉換,再了解那些都市現象是怎麼慢慢累積起來,這才是有深度的出發點。

 

發表人/吳卓昊
作    品/War X Wall X Water

 

王維仁:這其實是一個聰明的idea,用直牆或斜牆製造差異性,使得一個均質的空間開始出現差異的空間,關鍵是在這裡。難民營除了資源匱乏,還有一個就是產業,有產業其實也會開始製造差異性、製造社會組織,但是它沒有這些東西。

張淑征:我很認同你的motivation,在這麼desperate的情況下,你要給難民一種人性的存在。但我質疑的是你選擇的元素還有建築的語彙,好像很不適合。現在難民營最主要的問題是空間全部都一樣的,一定會lost,精神上已經失去家園,如果要創造這些reference square…這個牆的scale實在是很可怕的,你現在做到的有點是一個wall segregation,所以psychology也是不對的,會讓大家覺得更失落。這些氣球浮在上面也只是一個太陽能的東西,其實氣球馬上可以讓你開始創造landmark。不只是給他們一個臨時的帳篷,而是開始有組織的、更大的community成立。印度每四年在Allahabad發生的Maha Kumbh Mela(信徒去恆河洗澡的朝拜儀式)會產生全地球最大的臨時都市,八千萬人在六週內自我組織及解散,沒有任何中央控管,是極度不可思議的。

小野田泰明:其實有很多好的方法已經被實現了,我建議你多朝這方面去學習。除了想法,他們還讓當地的人能夠有就業的機會、還建立學校,讓他們能夠自力更生。如果真的只能居住短期間,無論我們做什麼事,他們的心靈都還是會感到空虛。可能需要幾十年,讓他們可以安心在這邊生活,然後讓他們自己去開發新的社區,我們所需要做的只是協助他們去做建築而已。希望你能夠更去了解一些建築專家在做的事情,建築的世界中其實是跟很多人都有關係的。

吳卓昊:為什麼是用牆?是從一個很微小的動作出發,在亞洲世界認為牆是一種阻隔,但是在中東的世界,牆是精神性的象徵,他們都希望可以到耶路撒冷去朝拜,朝拜那道牆,同時把他們祈禱的紙條塞在石縫裡面。就是這個把自己一部分塞到石縫的動作讓我決定要用難民營建造時的廢土去夯實可以創造公共性的那道牆。
在設計的最終,我開始意識到我沒有辦法用這個設計去解決那麼多問題,我開始知道作為一個建築專業者面對這樣巨大的災難時,我們沒有辦法提供很實質的幫助。這個畢業設計其實不是去解決問題,而是去提出這個問題,讓更多人意識到這個世界發生這樣子的事情,一起來討論這個問題。

 


發表人/呂威穎
作    品/材


小野田泰明:非常棒的present、非常令人感動,對於當地的狀況做了非常熟悉的調整,並不會很勉強地去調整建築物,而是用當地的力量、用不勉強的狀況但是又加了一些巧思,讓空間能夠復活。但我有點不太理解,住在這邊的人他們的生活,你說了很多材料壽命的事情,但人會住在裡面,住在裡面的人他們的生活難道都不會改變嗎?這些改變要如何跟這些建築物融合呢? 現在正住在當地的人,對他們來說你新的介入有什麼意義呢?

呂威穎:我覺得是記憶的關係。powerpoint第二張是關於他們話中對於延續的擔憂,他們其實慢慢地現代化,這件事我覺得非常感傷,我想要讓他們延續這個關係,從這首詩可以得到他們其實是用口述和自然的經驗延續、教導他們下一代,所以我想要把建築當成一個記憶體,變成他們學習的一部分、學校可以來這邊活動的場所,這些活動也符合他們儀式的需求。

小嶋一浩:這是一個獨特的小島,是獨特的地域性。可是在這個不是都市也不是什麼東西的地方,你這樣的做法步調是不是太緩慢了?這樣的做法在少人數的地方會有一種充實感。

張淑征:我很喜歡你對整個產業環境的sense,所以我很想你成功、也很想你的concept可以有一個更能夠說服人的…讓這麼迷人的模型可以成立。但今天你這樣一個台北人進去說:我要教育你就是要這樣建造;如果我是原住民的client,為什麼要聽你的而不聽頭目的?他們每一代的智慧比你厲害。你好像有在挑戰原住民的工法智慧,但是Where is it coming from?

呂威穎:這問題常被問到,我覺得建築形式會一直演變下去。我是先有基地才開始有建築,我是先訪問很多當地人、開始找到我的program,所以才會得到這三棟要做的東西。

張淑征:你蓋在水溝上,暴雨的時候就會淹水,為什麼?

呂威穎:因為有暴雨、有淹水,才會有河堤。我覺得蓋在河堤上不是問題,現在全島溪流全部都是混凝土河堤了,所以一半我想要解決混凝土河堤分開兩邊農地的關係,但是這件事不太像是我設計的主軸。

王維仁:這三棟有什麼不同?

呂威穎:為什麼斜屋頂是這個斜率關係,有點是我自己的體驗,也問了蘭嶼一些問題。例如這棟斜率是四十度,這個斜率的時候,剛好是十八年一個週期,十八年後它會毀壞。在這棟建築物當中,我想要創造一種比較昏暗的狀態,在這個河堤風非常強,把建築物壓低,在山裡面的時候據說他們是分不清楚東西南北,所以我東西南北正交配置。平屋頂是因為這邊一大堆樹木,所以風從那邊吹來、樹已經檔掉一大半的時候,就不需要那麼斜的屋頂、也不需要壓得那麼低,另外一方面,在這個尺度下需要一個大的面積去儲藏這些建築物的材料。

 

 


發表人/鍾良錚
作    品/園


楊家凱:我覺得你的presentation有點太間接,你一直試圖從園林談到建築改建,把住家變成園林的轉化,所以在轉化的過程你希望園林的空間形態或是空間的元素可以進到後來改建的project裡面。從你的框景裡面看到那個層次好像都停在第一景,好像沒有看到第二景跟第三景的屋頂與後面環境的關係。
這個案子我們在選的時候非常感興趣,那時候屋頂是掉在地上,我以為是故意的(笑)。空間是流動的,有很多的一層一層透視的消點關係。比較可惜的是我聽不太清楚所謂私密記憶跟園林的疊合層次產生空間的結合,在presentation沒有被說明清楚。

小嶋一浩:看了園林的影片之後,又看到園林的實體,這兩個之間的關係有點不太懂。中國的園林很有名,可是我覺得你這個作品不用以園林的角度來探索,可以用更多種角度去探索才對。你想要讓兩者串連在一起,可是我卻沒辦法理解。

小野田泰明:是不是有scale的問題?日本也很受到園林的影響,所以更客制化的想法…比如說最有名的就是在精神的世界當中,我們必須要微妙地去調整園林的scale,讓它成為有同樣rule的園林。在理解到這一點,同樣的概念要如何用不一樣的方法來實現它,可能必須要有雙重、三重的建築做法或構築方法。

王維仁:我覺得中間有感覺到園林的意境,有一張圖中間看到大樹,因為大樹還有那個高高的石頭非常重要,所以怎麼樣在現代狹窄的基地配置裡面讓大樹跟石頭變成所有空間的重點,可能比較接近原來的精神。不能說在狹窄的空間裡面看起來很豐富、東邊開窗西邊開了很多樣性就是園林,你還是要抓出你怎麼組織很簡單的空間關係,每一個設計的動作要非常精準。我不明白為什麼在這三個地方要加上這塊屋頂,因為它擋住了山,是最大的機會,這樣就沒有園林。

張淑征:如果今天一直朝園林那方面講,你的project是完全失敗的。但其實看你的模型,我覺得你處理很細微住宅空間的時候,對inside、outside的事情有些想像,是很棒的機會,你出發點應該單純一點,大膽面對它,不要瞎套概念論述。

 

 

發表人/方冠穎
作    品/SYNECDOCHE, UNSEEN


張淑征:我在想當妳在那麼強烈的大自然裡,是不是有別的方法互動,就是妳在提這些比較人工的置入…像這個游泳池,妳也可以讓它跟大自然有直接的互相影響,或者是漲潮的時候游泳池會有什麼樣的challenge or experience,somehow就是妳處理得看不到妳怎麼去控制妳的concept form。感覺妳的project只有在基地上置入,卻沒有創造出difference。

方冠穎:我會用仿製品來取代真正的海的原因是台中港不是一個非常適合娛樂的地方,因為它浪非常大、風非常強,所以我做了一個中介的區域去象徵某種鄉愁的經驗。那一條界線、那些二分法已經不存在了,這時候整個地方就已經變成一個中介。

楊家凱:妳的模型很抽象、非常有趣,但是聽妳簡報的時候,那個抽象降低了,所謂的中介這件事情太難。如果我們要複製…不管是鄉愁也好…再造一個海的經驗,我還是期待能夠像那個大模型一樣地詩意,簡單講,可不可以讓我們可以理解到活動這件事情而不是一個游泳池的再造。整個project的過程裡面,妳太強調水泥直接變成水之間的過渡,我反而更期待大模型,可以看到一些很簡單的樹帶,藉由裝置讓我們看到海的律動,那件事情其實跟海的關係有很多的層次,沙灘、海…

小野田泰明:非常知性而且非常具有批判的精神。進入這裡面之後的層次來看,這部分的故事性有一點模糊不清,維持這樣的批判精神,然後能夠分層次來做解釋的話,我覺得這個作品會更為完整。目前的狀況,感覺還只是在第一階段非常可行,一開始給人的震撼性是非常夠的。

方冠穎:我覺得我好像是有意讓它停在這個階段,畢業設計對我來說只是一種想法的再現,就是一個很個人的敘事體,可能在建築方面跟旁邊的連結不足。

小嶋一浩:我覺得妳的作品是很有趣的presentation,剛剛那個我覺得是滿有說服力的。這個小的模型擺法我覺得不太好,看起來好像一個小小的庭園一樣,可是其實是在很長很長的地方有一個部分分段開來的,對吧?所以擺法應該要更分散一點,給人的感覺會完全不一樣吧?這是很難處理的問題,妳必須把整個格局加進去,把它稍微放大,放大可能看起來會太過人工,可是整體來說給我印象很棒。

賴啟健:我講一個理性一個感性的。理性的就是它在海岸這邊,其實海岸一直在改變,設計時就要考慮現在到五十年後海岸的形狀,設計才能夠跟它有一些相關的關係。感性的是,Italo Calvino《隱形城市》那本書裡面有一個城市剛剛好在海岸邊,從海岸來的人因為經歷過一片大海…就好像沙漠,以為已經到了一片綠洲,其實在城市的後面也是另外一片沙漠,從陸地來的人到海邊很有期望,其實又是另外一個沙漠。

13972 2015-10-08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2016 TRAA 第五屆台灣住宅建築獎│初選入圍名單
2016 TRAA Taiwan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ward
24297 2016-01-29
2018 TRAA 第六屆台灣住宅建築獎│徵件辦法
2018 TRAA Taiwan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ward
5365 2017-07-13
2018 TRAA 台灣住宅建築獎獎座設計競賽|徵件辦法
2018 TRAA Taiwan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ward’s Trophy Design Competition
6427 201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