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27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4年8月 Vol.227
4860 2015-04-13
關鍵字 : 

封面:若山(圖起乘李國民攝影事務所 攝)


 

編輯室手記

 

新聞

新聞延伸」我認出風暴而激動如大海:《未明的雲朵:一城七街》展覽概述/阮慶岳

 

作品檔案1250」若山/ 張德昌建築師事務所團隊+半畝塘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對談」樹皮層/江文淵×王俊雄

 

作品檔案1251」桃園姜宅/僕人建築空間整合

作品檔案1252」窩村‧清明/僕人建築空間整合

作品檔案1253」半山建築 Semi-mountain Architecture/楊煥生建築室內設計事務所

作品檔案1254」德友臻美/林淵源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255」和庭/劉偉彥、許榮江建築師事務所、雅門建築設計群

 

論述」 紐約捷運局公共藝術計畫室委託製作之雕塑創作  映天網(Sky Reflector-Net)/James Carpenter Design Associates

論述」重建國內「都市建築」觀念之迫切性/孫全文

論述」 記憶─夢通霄/廖偉立

 

專欄」山寨版的VitraHaus/李清志

專欄」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城市地標?/郭瓊瑩

大觀園城堡」弱勢城市/謝宏昌

日說新語」行為的設計/中村拓志×王俊雄

 


編輯室手記  

 

盛夏時分最美的地方或許是樹蔭。樹是人類感到最親近的自然物之一,總是讓人想起美好。而我的同事曾跟我說,炎夏時樹葉的正背面,有時溫差會達十度,所以樹下不但溫度低些,溫差也會造成空氣流動。有風則涼爽,許多人愉快的回憶在樹蔭下發生,樹蔭因此也是炎熱天氣最好的社交空間。樹,似乎與好社會的建構也相關。然而,都市化產生的去樹化,不但讓人跟樹的自然關係無從建立,也讓樹可以扮演的社會空間無從發揮。都市化的去樹化,還會產生熱島效應,反過來威脅都市的生存。然而,都市化卻是人類不得不走上的路途,因此,如何在都市化的同時讓樹一起成長,似乎是非常重要且迫在眼前的課題。

本期封面故事「若山」,即是積極回應上述課題的案例。半畝塘由江文淵所創立,迄今已十六年,嘗試第一個開發案為大平窩村,頗受好評,曾得過本刊舉辦的第四屆台灣住宅建築獎環境友善特別獎,「若山」為半畝塘第二個開發案。比較起大平窩村的鄉居情況,若山是不折不扣的都市建築,基地位於竹北新開發區,距離新竹高鐵站步行不過十分鐘之遙。若山最重要嘗試了三件事。首先,若山試圖構築一個我將之稱為「樹皮層」的中介空間,作為都市住宅大樓的內外之間中介面。住在這裡的每戶人家,不但擁有空間花園,而且花園中還有不小的樹,樹除了引介了自然,讓生活更美好外,也成就了積極的社會關係。比如,不但樹蔭下美好的家居生活可以開展,在高樓的關係裡,下層樓住戶樹木的樹冠是由上層樓人家來欣賞,樹因此也成為鄰里關係的一環,是非常有意識的安排。其次,非如一般的售屋廣告那樣,若山兩字並非僅是字詞上的意涵,而是空間上的實踐。若山的公共設施空間,是以登山路徑及其意境來安排的,因此從地下三樓至三樓和屋頂空間的公共設施,由蜿蜒曲折景色多變的登山路徑來串接,在登山散步的過程中,將可能和鄰居相遇,或者遇到社區的鄰里活動等。同時,這個立體的園林也將是都市中的生態跳島,重建都市更豐富生態的可能性。最後,半畝塘也試著在這個綠覆率高達百分之一百五的都市綠山中,發展出一套較為永續的維護管理機制。也就是說,樹皮層不僅是個硬體,它也擁有軟體,讓自然能夠真正永駐生根,而非僅是一種妝點性皮層添加。樂觀地看,若山的積極實踐,似乎說明了台灣建築對於綠建築的體制化,身不由己的法規化的反抗,試圖朝向真正有本土意義的綠建築努力。若山的意義,先不論它或許會是台灣建築史的一個新起點,就如我一位友人所言,在若山裡一切都是自然和好,讓人毫無驚奇之處,然而當你步出若山,重新回到一般都市現實時,卻足以讓我們看到尋常住宅大樓的缺乏居住性,令人幾乎難以忍受。

除了若山外,本期刊出的李靜敏(僕人建築)兩件作品,也有相當的批判力。姜宅呈現的如何藉由內造的力量來創造居家的空間關係,整座住宅空間以一座樓梯為核心,在環繞遊轉中,家人關係因此更加親密。而窩村則是反其道而行,可能因為外面環境優美,整座住宅是比較去中心化的,並不強調內在關係反而在不同樓層強調跟外在環境產生不同關係,整體因此顯得非常活潑生動。而楊煥生的半山建築,雖不若前面兩座住宅室內那般熟練流暢,外觀略嫌生硬,但其內部空間組織和材料運用,仍是成功的。德友臻美與和庭,則都是連棟式集合住宅,在基地條件都緊張的情形下,都能突破困局,讓整體空間出現較為疏朗的局面。尤其和庭,藉著空間尺度和尺寸的準確掌握,打破排排坐的無奈枯燥,讓社區空間出現多種情狀和風貌,是非常值得細讀的作品。

文章方面,孫全文教授提示讀者重新重視「都市建築」一文,是不可漏看的一篇文章。孫老師苦口婆心地連結建築和都市的關係,實是為了針砭時弊,因為我們的建築其實少有對於都市的關切,也不重視跟都市空間之間的連結性,不重新回到這個原點上,再多的創作可能都是流於邊緣而已。謝宏昌的專欄,本期刊出〈弱勢城市〉,基本上回應了孫全文的觀點,兩篇一起閱讀,相信讀者會有更多的收穫。廖偉立的夢通霄,以他精彩的水彩畫加上如詩般的文體,讓我們領略場所的記憶所隱藏的強大力量。最後,日說新語專欄本期為中村拓志的〈行為的設計〉。中村拓志為日本頗受矚目的年輕建築師,《台灣建築》也已幾次刊登他的作品,相信許多讀者對他並不陌生。而這期的對談,除了讓我們對他有更深的認識,對他的建築有更多體會之外,也讓我看到好建築不外乎基本功的發揮和實踐而已。行萬里路始於眼前,似乎仍是我們應緊緊把握的人生要旨。

4860 2015-04-13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慈林新館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7月
Vol.238
20156 2015-07-06
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44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6年1月
Vol.244
11880 2016-01-04
Four Seasons.台大
英屬維京群島商唐宋國際建設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胡永復建築師事務所、協定設計
15194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