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蒙德里安的樹


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地景生態與文化研究室 台灣建築雜誌2013年7月 Vol.214
2604 2015-08-24


作品檔案1139
 
夢見蒙德里安的樹Dreaming Piet Mondrian’s Tree
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地景生態與文化研究室
圖片提供: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地景生態與文化研究室
 
唯有漂流木
    漂流木、溪流地景、自力構築,如同一股自然又神秘的山谷穹音把我們吸引到武荖坑溪畔。在「漂流之林」的策展宣言下,我們以「唯有漂流木」出發的信念是:聆聽、觸摸、感覺,直至它向我們揭露─即建成之時。
    「漂流木」是樹木生命軌跡的變奏曲,每一支取自河流下游的漂流木向我們揭露它的強韌,和相對於原木的絕佳穩定度。如果說鍛造是物質純粹化的過程,漂流的過程中原木密實度低、纖弱或突枝分岔的部分通過激流的鍛造,樹木的具象被削弱而抽象性被強化,但是每一支漂流木屬於它的具象品質卻逐漸浮現出來。保有漂流木的抽象性和具象性是我們對於樹木的生命體和漂流歷程的敬意。
    溪流地景是「蒙德里安之樹」紮根的場所。我們讓構築物從堤岸以兩公尺高差的平台逐層降到溪流之中,從離岸接近、進入、順勢下降,時而像小丘、像樹、似林、時而消融於對岸的柚子林,隨後不知不覺地被牽引到沁涼的流水中。在地景中,構築物的尺度和本身的特徵被界定出來,它要能吸收地景中的不確定性,成為地景的容器,也成為地景的溶劑。
    自力建造把我們對漂流木的純粹物的思考推到重力、結構、構築性、和可施作性的物的真實層面。構思一個對於創作者有意義的虛擬之整體,讓漂流木個體的隨機性,憑著當下觸及時的直覺感受,讓每支漂流木置入整體之時可以釋放自我卻非恣意而為,此一虛擬的整體成為創作觀念和物質實踐兩方的觸媒。我們賦予它以「數學座標的規矩」和「成樹的自由」兩種造型系統交織而成。然而數字和座標僅存在於建造上的意識,因此即便我們定出一百八十公分為矩形框架,它始終僅存在於想像中,因為它終究被漂流木長短、粗細、曲度的不均等特徵給取代,水平、垂直向度的錯位,再次凸顯漂流木與樹混體於一身的雙重性。
    同樣地,漂流木的不精準度和手工施作的限制,誘使我們以最單純的數字來化解看似極端複雜的結構,我們把一般任一點的結構分散到由其他極多接點支撐,任一點有限的破壞都不致導致連續的破壞。我們一共使用了三十二組單元、兩百五十六接點、七百五十六支牙棒。
    「夢見蒙德里安的樹」是後設的命名。夢見是動詞,想引人在河岸微風拂來時的地景中入夢,也希望讓入夢的訪客在視覺迷濛時分不清是樹、或漂流木?是莊周夢蝶、蝶夢莊周?對於漂流木的認識,在蒙德里安繪畫樹的系列中「克服自然的表現又不違反自然本身的真實」,我們找到參照。(文:林靜娟)
 
 
作品資料
 
作品名稱:夢見蒙德里安的樹Dreaming Piet Mondrian’s Tree
業     主: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地     點:宜蘭縣武荖坑
 
創作團隊: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地景生態與文化研究室
指導老師:林靜娟
參 與 者:頼寬誌、魏士勛、傅聖凱、黃哲威、佘建勳、李亞珏、林子芹、簡君展、張哲嘉、劉芷妮、鄭皓心、賴羿伶、顏心儀、嚴書蔓、王俊詠、許琇雁、官宏道、陳顥方
 
施     工: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地景生態與文化研究室
 
設計時間:2013年1月
施工時間:2013年2月至2013年3月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13年7月號,Vol.214)

2604 2015-08-24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基隆國光客運臨時轉運站
Q-LAB(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10月
Vol.277
6075 2018-10-05
大安老人服務暨日間照顧中心
盧俊廷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10月
Vol.277
14475 2018-10-05
烏鎮劇院(中國)
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
台灣建築雜誌2013年11月
Vol.218
24868 201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