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39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5年8月 Vol.239
6089 2015-08-05
關鍵字 :  住宅

封面:Street Canvas(董育綸 攝)


 

編輯室手記


新聞

田中央東京展覽系列報導二」活出場所展/黃聲遠

2016│第五屆台灣住宅建築獎」
決選評審期許/王增榮│吳武易│張樞│張裕能│張晃魁│羅時瑋


作品檔案1326」敦合大樓/何侯設計+侯銘賢、劉如梅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327」WoodTek HQ/考工記工程顧問有限公司、陳永富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328」晴耕雨讀/許獻叡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329」ALD House(墨西哥)/SPACE

作品檔案1330」海灣VILLA/董育綸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331」Street Canvas/董育綸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332」天井之家/原典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333」新竹法宅/僕人建築空間整合

作品檔案1334」深圳陳宅(中國)/僕人建築空間整合


論述」陳璧君的廣州寓所/盧潔峰


專欄」瓦萊塔給台灣城市的訊息/傅朝卿

日本當代建築論談」對話環境:與自然同居、以流體為形的日本當代建築考察/謝宗哲

大觀園城堡」網絡都市設計/謝宏昌

 


編輯室手記

 

編雜誌的小王老師
想像中,月刊是在月初時拿到一張工作清單,接著一個個把資料丟給美編排版,接著製版,接著印刷。但第一個月我就被告知不是這樣的,台建編輯群常說一句話「可能印刷前一天我們還不知道雜誌長什麼樣子」,這當然是誇飾,但若將「前一天」更改為「前兩三天」,則一點也不誇張。小王老師總是如此「有彈性」,隨時會抽換作品或文章、縮放照片、調整頁數、更動順序、砍掉封面…有各式各樣的狀況讓出刊時間永遠樂觀不起來。其實我一點都不懂,我不懂為什麼要這麼彈性、為什麼不按表操課、為什麼老師無法在月初就將每件作品與文章的頁數和順序給我,讓我們編輯好好作業?編輯們總如同迷途的羔羊遇上衝刺中的牧羊人,只能以目光捕捉那穩定的背影,但羊群最終又總是謎樣地安然返回羊舍。
後來看多了,也就懂了。老師始終以整體的角度在看待雜誌,進度表只是參考用的,他無法在月初就很精準地設定各個作品應有的頁數與順序;總是要等到作品被美編排出來、約略看到雜誌全貌後,才能夠下定決心,就如同他自己所說:「我完全是『視覺』的」,所以要看到照片與圖面落實到版面,才會有最終的決定。

編雜誌就是策展覽
要讓讀者看到一本怎樣的雜誌?要如何引導讀者進入一件建築作品?這都是台建新編輯雅玲論文中「再現」這個關鍵字探討的重點,在老師的身上我看到他如何再現雜誌中的各種空間。
在編輯信箱中,最醒目的是老師跟美編的溝通過程:圖3不要出血、圖6再縮小80%、圖1左邊裁切到大樓的鐵門、這個平面圖放大一點、這文字太多請刪減…如此細緻的操作代表老師對於整本雜誌的掌控,我的說法是:小王老師根本是牽著美編的手在編雜誌!照片與線圖的挑選、大小、位置,以及文字的多寡等細節,都是他對於版面的看法。舉例而言,一件作品開頭的全頁照片是件需謹慎對待的大事,需要考慮作品夠好嗎?或只是照片好?若作品不夠好,使用全頁照片開頭會讓讀者有錯誤的期待,所以需要與其他的元素組合。從頁數的面向來說,有的作品雖然只排了四頁,但相較未能刊登於雜誌的作品必定有可觀之處,只是尺度、豐富度或設計強度等不夠,若是拉長頁數將會稀釋其精彩的密度。最終所有作品與文章的順序,則代表編輯想給讀者的閱讀節奏:開頭作品要讓讀者有驚喜、結尾作品同樣要慎選才能有好的句點…
雜誌成品看不到各種操作的過程,只保留了順暢的閱讀體驗,是老師每月一場的用心策展。

編雜誌就是寫歷史
「雜」誌收錄作品是不完整與破碎的,但這樣的現象或許才是編織拼湊當代建築史應有的風貌,因為我們就活在當下,無法看透當代的全貌;所以月刊少有全本只關注一個主題的專書,多會在一個大主題外搭配數件其他作品與定期專欄或非固定作者文章,以確保雜誌的廣度。老師對於這點始終如一地強調雜誌的「視覺」,所以我們很少用建築類型(住宅、校園、宗教…)來處理每期的主題,而完全是以設計內容來搭配,只不過常常會很巧合地收斂為幾種使用型態。廣度之外的深度則來自不定期的特別策劃等主題,老師曾經對我說:「我們雜誌幫建築師刊登特別策劃,從此該建築師在台灣建築界的歷史就有了一個地位。」過段時間細細思量當時的話語,我才看到雜誌對於建築界的份量,以及各種特別策劃的意義:老師深信自己的標準對於建築界是有意義的。
廣度與深度編輯而成的「雜」誌,就是老師正在撰寫的台灣建築史。


我是謝耕宇,《台灣建築》編輯群之一,2013年3月加入編輯行列,這期是我協助老師的最後一期。感謝歐陽先生,給我寶貴的機會得以踏入媒體界。感謝小王老師,為我展示編輯的藝術和引領我聚焦於建築的態度。感謝雜誌社同仁,尤其是台建編輯群的小夥伴們,協助我完成每月的出刊、與我一同體會每次月底的水深火熱。感謝讀者、刊登作品的事務所與撰文老師們,在急迫的出刊時程中總是有許多的疏漏與不當的安排,感謝你們的耐心包容。謝謝各位。

6089 2015-08-05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里院
里埕設計工坊
台灣建築雜誌2013年3月
Vol. 210
20500 2015-02-25
剩閒居
葉熾仁
台灣建築雜誌2011年3月
Vol.186
30165 2015-03-04
水上流
葉熾仁
台灣建築雜誌2011年3月
Vol.186
17618 201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