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松山湖住宅產業化研究基地集合宿舍(中國)


源計劃建築師事務所 O-office Architects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10月 Vol.277
3053 2018-10-05


作品檔案1727

萬科松山湖住宅產業化研究基地集合宿舍
源計劃建築師事務所 O-office Architects
攝影:張超

新「集體主義」

  「集體主義」曾經作為支撐近代中國發展前行的精神核心,儘管它總與某種強制性集中關聯。但眼下中國社會在歷經了廣泛和急速的市場化、城市化之後所呈現出的碎片化和個體化,將往昔的集體情懷全面消解。

  萬科松山湖住宅產業化研究基地集合宿舍的建造為建築師提供了一個重塑「集體主義」居住空間的機會。專案選址在基地用地的東南角東西長三十米、南北進深九十六米的矩形用地上,與之為鄰的是另一種帶集體色彩的居住形態——由原先農耕村落發展而成的村鎮聚落。設計任務是為在研究基地提供一個容納一百五十五員工的集合居住建築,並配套運動健身中心、餐廳、會客空間以及其他相應的生活設施。宿舍的建造應充分用萬科的“裝配式框架”體系以及一系列實驗性的建築和生態技術。落成的建築高五層,東西長八十九點二米,南北進深九點一米。

  宿舍居住單元的尺寸被裝配體系限定在3.6mx7.2mx2.95m的標準空間模組中,房間的室內有三種不同類型,分為單人間、雙人間和四人間。整個建築包含的五十五個標準單間被整合在一個高三層的建築體中去,此建築體被稱為「居」。「居」體量的北立面為串聯宿舍單間的外走廊,南立面則是懸掛每個單間外牆的預製式私人陽臺。建築師在「居」的每層不同位置植入一個公共空間——小型的餐廳和廚房外加架空出挑平臺,如巨型抽屜般淩駕于地面的景觀之上。其餘的非居住性公共空間被整合到首層的木質飾面基座和從基座往上延伸到頂層、被稱為「山」的建築體量。「山」並非僅僅寓意,「山」體的東側面直接就是與立面垂直綠化並置的可以攀爬的一道攀岩牆。首層在靠建築東側處斷開,成一個二十三點九五米跨度的架空空間。空間靠主入口處是一座由預製混凝土砌體堆疊而成的小山,使架空空間成為一個陰涼的戶外小劇場。戶外劇場的西側是圖書閱覽室盒運動健身中心。「山」和「居」之間還有一層相對安靜的架空休憩空間。所有這些公共和半公共空間被戶外垂直和水準交通把這個四千一百九十五平方米的建築串聯成為一個微型的立體社區。

新的「集體主義」在此成為一種生動、自然,非強制的,並為某種空間和建造的理想而產生的聚集。(文:源計劃建築師事務所 O-office Architects)


作品資料

作品名稱:萬科松山湖住宅產業化研究基地集合宿舍
業        主:萬科松山湖住宅產業化研究基地
地        點:中國 廣東東莞
用        途:居住

建        築
事  務  所:源計劃建築師事務所 O-office Architects
主  持  人:何健翔、蔣瀅
參  與  者:董京宇、陳曉霖、Thomas Odorico、鄧敏聰、何文康、梁子龍、楊寧宇
監        造:東莞市萬科建築技術研究有限公司
結構、水電、空調、室內、景觀:悉地國際(北京)

施        工
建築、水電、空調、室內、景觀:中國建築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材        料
外        牆:PC預製件、紅雪松、攀岩墻
開        口:鋁合金門窗幕墻
景        觀:PC預製件

基地面積:9,600㎡
建築面積:4,195㎡
樓地板面積:1,125㎡
層        數:地上五層

設計時間: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
施工時間:2015年12月至2017年5月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18年10月號,Vol.277)

3053 2018-10-05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里院
里埕設計工坊
台灣建築雜誌2013年3月
Vol. 210
20453 2015-02-25
剩閒居
葉熾仁
台灣建築雜誌2011年3月
Vol.186
30127 2015-03-04
水上流
葉熾仁
台灣建築雜誌2011年3月
Vol.186
17592 201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