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丘


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5月 Vol.272
7044 2018-05-08
關鍵字 :  公共空間


作品檔案1671
 
渭水之丘
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攝影:陳佳敏
 
  蔣渭水先生,是台灣民主運動與本土運動的「文化鐘鼓手」。渭水先生的墓遷葬到櫻花陵園的最高丘地,可以俯瞰整個宜蘭平原。「渭水之丘」是一個既順應等高線,又往外凸出的有機橢圓形,以簡潔無邊緣的平台喚醒自然地景、沈澱拜訪者的心靈。在這裡,壯闊的山海平原從腳下連接到天邊。
 
  目前看到的「渭水之丘」屬於初期工程,現在的動線其實是暫時倒過來走的。在長遠的計畫裡,參訪者可以從入口服務中心延伸的「雪谷步道」順著溪谷上山,不用經過其他墓園即可抵達「臨床講義」,這是以日文印報鉛字對折翻譯成中文、鑲嵌蔣渭水先生為台灣開立的文化病歷及處方簽。
 
  再從外圈下沉的步道繼續往前走,一側是有如土石斷面的洗六分石弧牆,呼應先前入口橋包被有迴音的空間經驗,另一面是厚實的日本女真灌木。走在步道裡面暫時沒有向外的視線,再漸漸爬坡浮上到無邊際的平台,回望,那一片壯闊的太平洋。而渭水先生樸實無華的墓碑石,就靜躺在一片青草中,大器且親民,歸功於蔣家後人深刻的思考、討論,揚棄大墓塚階級分明的紀念性,渭水之丘的墓碑石甚至沒有文字。
 
  在儀式舉行的時候,有機橢圓的兩個圓心一個是主祭者,一個是渭水先生的墓碑石,並與背後大樟樹連成一線。渭水先生望向壯濶的宜蘭河、冬山河與蘭陽溪交匯入海的「三敆水」,而山坡的景觀階梯有一層一層的樹,提供觀禮座位,也望向背景中象徵宜蘭精神的龜山島。瞻仰過後,回到步道再往西南行、順著參差的芒草欄杆可以下坡回到主園區,而往上,還可銜接烘爐地山。民眾來此登山健行,也一路力行渭水先生的國民健康心願。
 
  「渭水之丘」下方有三層支撐。先以基樁茅定於山坡,再豎起剪力牆,有順應等高線的水平紋路,再疊上懸挑的厚板,最上面恢復與大地連成一片的草原。懸挑厚板的邊緣有時會長出高牆,除安全原因,也形成下沉包被的步道。外部的表面材料,是黑膽石+蛇紋石的深綠色磨石子。而山區建造過程中困難的曲線模版,則歸功於寒天裡一群技術熟練的原住民模板工。
 
  「渭水之丘」提供了一個角度,依傍著山勢讓大家看向大海,一起的承諾重疊於大山大海變成最永誌不忘的記憶。
 
 
作品資料 
作品名稱:渭水之丘
業    主:宜蘭縣政府
地    點:宜蘭縣 礁溪鄉
用    途:蔣渭水先生墓、觀景平台
 
建    築
事 務 所: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主 持 人:黃聲遠
參 與 者:吳耀庭、王野戰
監    造:王野戰
結    構:胡裕輝結構工程技師事務所、泊森總合環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景    觀:高野景觀設計
 
施    工
建築、景觀:三暘營造有限公司
 
材    料
外    牆:鋼筋混凝土(主要結構體)、洗天然八分石平台表面)、砌現地塊石平台上擋土牆)、磨3分黑膽石平台底部)、不鏽鋼欄杆)、白色花崗石墓碑)、鉛字紀念碑文、青銅蝕刻紀念碑文(墓碑紀念碑文)

景    觀:假檢草、日本女貞、樟樹、青楓、台灣肖楠、流蘇、吉野櫻、杉木、烏心石、櫸木、烏皮九芎、紅楠、楓香

 
基地面積:1,700㎡ 
建築面積:545㎡ 
層    數:地上一層
 
造    價
建    築:新台幣26,722,334元
景    觀:新台幣1,501,254元
 
設計時間:2011年8月至2014年4月
施工時間: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18年5月號,Vol.272)

7044 2018-05-08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基隆國光客運臨時轉運站
Q-LAB(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10月
Vol.277
6049 2018-10-05
大安老人服務暨日間照顧中心
盧俊廷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10月
Vol.277
14441 2018-10-05
烏鎮劇院(中國)
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
台灣建築雜誌2013年11月
Vol.218
24818 201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