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舜龍、達達創意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3月 Vol.270
3753 2018-03-08
關鍵字 :  公共空間


作品檔案1659


林舜龍、達達創意
鶯歌,2008

如同自無垠大地隆起的土丘
透過煉土般的能量場
取母胎之概念
企圖打造一個靜謐無聲
與外在世界區隔的空間
當人們走進坯的底層
彷彿進入一個受聖靈祝福的潔淨場域
在其中感受到室外的喧囂逐漸遠離
身心完全沉浸在靜默的時空中
有如生命之初在母體內的情景
腳下的天體星座刻痕則象徵生命初始的剎那
光束從四周的小窗傾洩而入
隨時辰變化緩緩移動
形成光陰的軌跡
沿著螺旋階梯拾級而上
更可感受到視野逐漸明亮
宛如從「內在的世界」
以螺旋路徑移動到「外在的世界」
這個經驗指涉生命自大地之母旋轉而出
見到光 並進入人世的過程
經由此空間體驗 登頂時 彷彿能夠再次領悟新生的喜悅
 
陶窯印記,深深銘刻於鶯歌人的心裡。
 
三鶯新生地左側尖端處,即由環河路、南靖橋、鶯歌溪所形成之一三角地形之處,似一塊披薩或是一小塊派,與鶯歌陶瓷博物館相遙望。三鶯新生地原就是大漢溪的河灘地,經過填土堆高成一高灘地後,成為鶯歌鎮都市計畫的土地重劃區,向北一望無際可遠眺台北盆地,101大樓是此處唯一可見之人造建築。而本案《坯》即是在敘述這一切的源頭──鶯歌的歷史。
 
旋轉的轆轤,揉合土地、水源、與先民的奮鬥,隨著歲月的窯火,昇華為動人的窯邊故事。希望這份鶯歌的精神,將隨〈坯〉不斷流傳下去。陶器的製作,運用轉動的轆轤,以靈巧的雙手進行拉坯動作。經由定中心、走泥、開洞…的工序,變幻出多采多姿的陶器型態,也映射出文化的時空流轉。
 
期望回到最初的原點,喚醒潛藏在心中的那分感動。「拉坯」這個步驟,正代表著製陶工序的起點,鶯歌的發展,即是由「拉坯」為起點,匯聚了無數涓滴能量,築構出一頁頁璀璨的陶藝歷史。(文:林舜龍、達達創意)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18年3月號,Vol.270)

3753 2018-03-08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基隆國光客運臨時轉運站
Q-LAB(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10月
Vol.277
6049 2018-10-05
大安老人服務暨日間照顧中心
盧俊廷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10月
Vol.277
14439 2018-10-05
烏鎮劇院(中國)
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
台灣建築雜誌2013年11月
Vol.218
24817 2015-02-26